近日,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二阳”经历,同时不少媒体平台发文提醒注意“第二波疫情”或将到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话题在时隔数月后,再次走入公众视野,部分网友对此表达了他们的担忧:有没有第一次严重?最近少坐轻轨,可怕!
所 以,“第二波疫情”已经到了 吗?“二阳”后症状如何?大众应该如何预防“二阳”?4月23日,两位“二阳”的市民向记者 分享了自己的“二阳”日记。
“二阳”并不可怕
4 月23日上午,历经3天“二阳”高烧症状的半夏(化名)终于退烧了。“今天早上量了 体温36.8℃,目前感觉还可以,没有 烧回去。”半夏回忆,“三天前我感觉嗓子有 瘙痒感,且 当时一同居住的 家属也 有 症状表现,当时就用试纸测了 下,确定是 阳了 。”
确认第二次“阳”了以后,半夏并没有【吃瓜网】 ”目前,半夏退烧后,还有鼻塞、咳嗽等症状,“但确实觉得‘二阳’感觉症状没‘首阳’ 严重,体温最高也就到38.6℃,期间有过一次腹泻,但 因为这次家里都有 备药,就不会太紧张。 ” 感觉很紧张:“我 是 在中医馆上班的 ,就直接在自己医院配药,通过 服用中药,配合外用藿香正气水退烧,效果还可以,退烧也 比较快。
2022年12月底,半夏首次感染上新冠病毒,39℃以上的 高烧和头晕让半夏感到害怕,“当时除了 身体特别难受外,药难买确实也是 让人紧张的原因之一。”半夏直言,第一次“阳”有 比较多的 未知和 不可控因素,这是让她恐惧的主要原因。“大家调整好心态去应对接受,我个人感觉没有 第一次‘阳’那么可怕。”
“二阳”后,半夏和同居亲属仍坚持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现在就是都戴口罩,勤消毒,分开吃饭和睡觉。”
目前,半夏的 身体正在 慢慢恢复,“等 身体恢复差不多就能回去上班了。”但 半夏并不知道自己此次感染的 到底是 何种毒株。
不过 ,另一位“二阳”市民新文(化名)却知道自己感染的 是新变种XBB1.5.24,“当时我们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我 们全家感染的是 新变种XBB1.5.24。”新文向记者 回忆了他 们的“二阳”经历。
“因为感染的是 新变种,所 以需要向疾控中心提供行程轨迹流调,当天晚上‘大白’还上门来进行核酸采样和 抽血。”新文猜测,疾控中心可能是 想尽量避免新变种病毒大规模爆发,或为了 新冠病毒基因检测以做数据分析用,因而会更重视。
2022年12月中旬,新文“首阳”,她首阳的症状是 头痛、后腰肌肉痛、发热、喉咙“吞刀片”和卡痰。“我 ‘二阳’后没有 发烧,但 是出现了 一个更难受的 症状,嗓子奇痒无比。 ”新文直言,躺下时该症状更为严重,会引起剧烈咳嗽和 干呕,因此睡不好,“而且 我 本身有 咽炎,所 以雪上加霜,不过 ‘二阳’没有 用什么药,就吃了 点抗生素。”
除了新文,她的老公、妈妈、表妹及表妹夫 都先后测出新冠抗原或核酸阳性,但大家“二阳”的症状都有所 不同,“我 老公没什么症状,我表妹的 老公是 发烧和 咳嗽,我 妈的症状是 发烧、腰疼、嗓子疼、头晕。 ”而具体如何“阳”的,新文和家人都毫无头绪。
“第二波疫情”已到?
随着 “第二波疫情”的消息在 全网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回忆起彼时“首阳”头疼、高热、药难买等记忆,大家也 再次将目光投向或将到来的“第二波疫情”。
4月20日下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进行了 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 演讲。
张文宏介绍称,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 如果下一波病毒的 变异有 效突破了 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 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也特别强调,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 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在 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据公开媒体报道,演讲结束后,张文宏回应了关于新冠变异株XXB以及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等问题。
张文宏表示,目前中国存在 的 几个新冠变异株主要是 BA.5、BF.7、XBB。XBB在 美国流行的 毒株中占90%,在 中国香港占50%,接下来在 中国大陆的 占比也 会逐渐上升,“它会把有 效的 中和抗体的 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 中和 抗体仍然 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 抗体的 保护率仍然 有50%。”
另据张文宏介绍,如果XBB以后,没有 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未来可能就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 的“流行病”;但如果在 XBB以后,又 不断有新的 变异株出现,就又 会有 一波新的 感染。“毒力最强的毒株在 哪里,我们不知道。”张文宏认为,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 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 ,但 存在 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 否会流感化,取决于 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张文宏还建议市民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 储备,并建立起可以在 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 模式,让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4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以下简称《疫情情况》)。《疫情情况》提到,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
《疫情情况》中,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图显示,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约6周(2月24日-4月6日)的 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但记者 发现,3月份和 4月份的 诊疗量明显较1月底和 2月份更多。
在 “二阳”后,新文将自己的 经历分享在 了社交账号上,“想告诉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姐妹们生理期也要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