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家周克希简介,下面是吃瓜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和他的长篇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世所公认的。正如法国作家莫罗亚所说,普鲁斯特发现并挖掘的不是“矿脉”,而是前人未曾发现过的“矿藏”。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特点——长。法朗士有名言:“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这是他在当龚古尔奖评委时,面对参选的《追寻》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说的话——值得庆幸的是,这卷杰作最后还是征服了年迈的法郎士,赢得了他宝贵的一票。
所谓长,一是
指体量大、篇幅长。整部七卷本的 小说译成中文,约有 250万字。二是 指句子长。普鲁斯特给人的 印象是 特别喜欢用长句。据统计,全书中有 三分之一的 句子超过5行,有 四分之一的 句子超过 10行。它长,但
是否冗长呢?作为一个译者,我的感受是“译前觉是 ,译后觉非”。翻译是 最精细的阅读,我在 第一卷译序中写过 这种“觉非”的感受:“每译几段,我总会预感到前面有美妙的 东西在 等着 我 ,那些无比美妙的 东西,往往有 层坚壳裹着 似的 ,要使劲(常常是使出浑身解数)打开壳,才会惊喜地 发现里面闪光的 内容。”但
这种美妙,即便小说中的原型人物也未必欣赏。普鲁斯特年轻时,经常出入上流社交圈的 沙龙,是 沙龙女主人眼中可爱的 “小马塞尔”。第一卷出版后,普鲁斯特送了一本到德·舍维涅侯爵夫 人府上,事先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侯爵夫人恼羞成怒,终其一生不肯打开书来看上一眼。作家、编辑,也
未必欣赏。第一卷迟迟未能出版,一个受命审读的 作家说:“这部七百多页的稿子简直不知所云。它到底在 讲些什么?它要把读者 带到哪儿去?——我 只能说我 一无所 知,无可奉告!”另一个出版社总编说:“我 这人可能是不开窍,我 实在 弄不明白,一位先生写他 睡不着 ,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居然能写上好几十页。”对此,普鲁斯特在给朋友的 信上激动地 说:“你 把精神生活的 体验,把你 的 思想、你 的痛苦都浓缩在 了 (而不是 稀释后加进)这七百页文稿里面,那个人手里拿着 这文稿,却不屑一顾,还说出这种话来!”最佳小说排名第一绝非浪得虚名,而我们缺的只是耐心
那么,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仅从译者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印象。
普鲁斯特在
第七卷中写道:文学写的 就是真正的 生活,或说唯一完全真实的 生活——不仅是自己的生活,而且 是 别人的 生活。主人公从贡布雷的 家出去,有 两条路:斯万家那边,意味着布尔乔亚、爱情、音乐;盖尔芒特家那边,意味着 贵族世家、社交、绘画和文学写作。最后,两“边”交织在一起,作者 就写出了 这本把他 精神生活的 体验,把他 的 思想、他 的 痛苦都浓缩进去的 “大书”。普鲁斯特常说一句话:Allons plus loin.(让我
们走得更远些。) 他 写各式各样的 人物、社交场众生相、人性的 弱点,乃至静物、景色,都让人有“写尽”之感。即便是 写一杯椴花茶,写家乡的 一条河流、一池睡莲,都写得那么精彩、那么美妙。比如说,读写静物或景色的 段落,我 会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想起张岱的 《湖心亭记》,虽然 语言截然 不同,但 那种隽永的 风味,却是 相通的 。小说中,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话,这种声口毕肖的 高超本领,使我想起《红楼梦》。他写临睡前母亲给小马塞尔朗读乔治·桑的小说,写马塞尔去剧场看拉贝玛的 演出,写凡特伊的 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和 七重奏,写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 “新颖的 美”,都让我 眼前一亮,心中充满感动。第一卷第二部“斯万的 爱情”,写斯万对奥黛特的 爱情从萌生到式微的 过程,所 谓爱情的 嫉妒,真是 给普鲁斯特写绝了 。他写勒格朗丹的附庸风雅,常能使我 发出会心的 微笑。他对地 名瑰丽的 联想,让我 惊叹,让我陶醉。他 笔下的 大作家贝戈特,大画家埃尔斯蒂尔,都让我 感叹作者 的 笔力确非常人所 能及。是 的 ,他 写得很长,但 他 写得这么丰赡,这么细腻,这么从容,甚至这么幽默,读这样的 文字是 享受,这样的 长句不仅是 必要的 ,而且 是 异常精彩的 !这部小说,什么都不缺,只缺一样东西:扣人心弦的
情节。这恰是 因为普鲁斯特无意于此——不去跟大仲马他 们争这个活计。这部七卷本的小说,在
西方文学界评选最佳小说时经常排名第一,这绝不是 浪得虚名。而小说中所 有 那些美妙之处,都要等待热爱文学、又有 耐性和 时间的读者来分享。比如,整部小说开篇的
这四十多页文字,展示了 独特的写作手法,正如普鲁斯特所 说:“这是一本非常现实的 书,不过 ,为模拟不由自主的 回忆,在 一定程度上借用了 回忆往事的 形式,从而使它有 了 优雅的 形态,有 了 茎秆作依托。”众多人物、地方(他
们或它们,会在 以后的 各卷中出现)在 小说的屏幕上一一掠过 :人物有爸爸妈妈,外婆和 她的 两个妹妹,女仆弗朗索瓦兹,斯万(在 他 身上,所 费笔墨较多,为后面的“斯万的 爱情”做了 铺垫),姑婆,莱奥妮姑妈,德·维尔巴里西斯侯爵夫 人,甚至热纳维埃芙·德·布拉邦(盖尔芒特家族cs中的 先祖);地 方有巴黎,贡布雷,巴尔贝克,冬西埃尔,甚至威尼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
魅力首先在 于语言(汪曾祺语)。普鲁斯特的 小说,把法语的 魅力发挥到了 极致。这四十多页中有好些段落,已经显示出普鲁斯特小说语言迷人的 风格。这些段落,或以哲理的 意味,或以温馨的 情致,令人因折服而难忘。例如:一个人睡着 时,时光的系列围绕在他 周围;一旦这种排列发生混乱,记忆犹如高处伸下的 援手,把他 拉出这片虚无的 泥潭。值得一提的 是 ,把常人朦胧的 感觉,用清晰的 、带有哲理意味的 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普鲁斯特常用的叙述方式;主人公“我 ”睡前等 待妈妈的 吻(动人的 段落);斯万的 来访(在 长句的基调上,添上轻快、风趣的 笔致);当然 ,还有 那个有 名的 玛德莱娜小蛋糕的 一大段描写。还有好些句子,则是
我心目中的 金句。例如:“习惯,是 位灵巧而又姗姗来迟的 协调大师。”“我 们的 社会形象,是他人思维的 产物。”“往事隐匿在智力范围之外,在 智力所 不能及的 地 方,在 某个我 们根本意想不到的 物质对象之中。”“这一物体,我 们能在 死亡来临之前遇到它,抑或永远都不能遇到它,纯粹出于 偶然 。”“一切的 一切,形态缤纷,具体而微,全都从我 的 茶杯里浮现了 出来。”一位失眠的
先生,在 床上想了这么多,写成精彩的 四十多页文稿。这说明了 什么?说明这位先生是位真正的 大师。翻译过程奇崛艰辛让人常感“一山放过一山拦”
大师的作品,通常都是难译的。
这部小说的
翻译,首先难在 句子的 绵长、句法的 精微。全书中最长的 句子有 394个法文词,2417个字母。至于 一环套一环的从句,经常出现的 同位语、插入句,以及让译者绞脑汁的 代词、介词等 “小词”,更会使你永远有 “一山放过一山拦”之感。而真正的难处,有时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为了便于“言传”,下面举两个文字较短的例子。
全书第一句是
Longtemps, je me suis couché de bonne heure. 其中的longtemps是 long(长)和 temps(时间)的 组合词。放在 逗号前,短而干脆,但 它的意思既不是 “长期以来”,也不是 “很久以前”。现在 我译成“有很长一段时间”,意思对了 ,结构却很松散。这第一句,据说普鲁斯特是在 反复修改了 26遍之后才定下来的。我 看到过 其中4个不同“版本”。说句当不得真的 话,longtemps译成文言文的 “久矣”,倒有 几分像。第二卷的
书名,原文是 A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少女,如花一般,在 ……的影子下。曾见过 的 中文译名有 “在 簪花少女身旁”(簪花,无端让人产生古代仕女的 联想),“在少女们身旁”(“简洁”到略去了“如花一般”的含义)等等。为找一个恰如其分的 译名,岂止“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第二卷我 译了 两三年,就断断续续踟蹰了两三年。最后终于 找到了 一个较为合适(至少我 这么认为)的译名:“在 少女花影下”。一旦找到,却又 觉得稀松平常了,这正是 所 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位天才作家死前便预见了这部杰作的归宿
对普鲁斯特来说,写作是
他 人生最重要的 内容。他 在 小说第七卷中吐露了 他的心声:“真正的 作品不会诞生于明媚的阳光和 闲谈,它们应该是 夜色和安静的产物。”内心强大的 他 ,身体却很羸弱。他 只活了 51岁。在 全部初稿的 末尾写下“Fin(完)”的当年,他就与世长辞了 。这部凝聚着 这位天才作家人生最后十多年全部心血的 巨著,问世后有过 知音,其中的 第二卷也得过 龚古尔奖,但 在 各种思潮起起伏伏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 重视。这一局面,直到1950年代才彻底改观。如今,它已被毫无疑义地 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而当我 们读到第二卷中下面这段话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部作品的 命运,仿佛是 普鲁斯特早就预见到的 :“天才不愿看到周围的
人群无视他 的 杰作,也许会对自己说,同时代的 人缺乏必要的 审美距离,为后世而写的作品理当留待后人去读,有些画站得太近没法欣赏,不就是 这个道理吗。其实,他 何必这么软弱,唯恐人家对他 评价不公呢,评价不公是不可避免的 。天才的 作品之所 以难以立即为人所 推崇,就因为写出这样作品的 人是 特立独行,和 常人不一样的 。这样的 作品,总是 先培育出为数极少的 知音,然 后才拥有 一个人数较众的 读者 群。贝多芬的 四重奏(第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和 十五号)历时五十年才孕育、造就了 一批贝多芬四重奏听众,从而(跟所 有杰作的情形相似)取得一种突破,即便不说让作曲家的 价值为世人所 公认,至少形成了 一支有 欣赏水平,亦即真正喜爱它们的听众队伍——而在 作品问世之际,这样的听众是 寥若晨星的。所 谓后世,就是 作品的 后世。作品应该为自己创造后世。倘若把作品封存起来,直到后世才公之于 众,那么就这部作品而言,这样的 后世就不是 后世,而是 同时代的 一群人,只不过 是 生活在五十年以后罢了 。所 以,艺术家若要让自己的 作品走上自身的 轨道,就不能把它藏之名山,而必须让它行之于 市,直至遥远的将来。这个将来,才是 杰作真正的 归宿。”我们的
当下,就是 普鲁斯特所 预言的将来,就是 他要为自己作品创造的 后世。这样的 经典是 不朽的 ,是 值得我 们每个人用自己的 方式去试着 阅读的 。作者:周克希 翻译家、《追寻逝去的时光》译者
编辑:徐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