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唐四杰的悲惨命运:他们的人生究竟有多悲惨?,下面是吃瓜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唐代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有“初唐四杰”这个称呼。它指的是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他们四个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文章,为唐代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四个人命运都很悲惨。
杨炯:政治失意,刚过不惑之年即死于任上
杨炯,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幼年聪明好学,很早就显现出文学方面的【吃瓜网】 永隆二年(681)杨炯被推荐为崇文馆学士,后又 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东宫庶务。 武则天当政后,杨炯的 堂弟杨神让参与 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的 活动。 杨炯因此受到牵连,垂拱二年(686)被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后又被授予盈川令一职。
才能。年仅九岁便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杨炯通过 制举考试,被授予校书郎一职,掌管校勘书籍之事,这一年他 二十六岁。杨炯官职不高,怀才不遇,长期心中忧郁。
武则天当政,他曾写过一些文章歌颂武则天的 功绩,希望能引起女皇的 注意,从而得到提拔。但 却从未受到女皇的垂青。杨炯“为政残酷”,性情暴躁,恃才傲物,性格怪异,和 同事关系不好。长寿二年(693)杨炯在 盈川令任上去世,时年四十四岁。 史书上并没有 说明他 的 死因,从他 经历来看,大概和 他 长期忧郁、性格暴躁有 关。王勃:仕途多舛,英年早逝
王勃是
个文学天才,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时候写了 篇《〈汉书注〉指瑕》,指出著名学者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 错误。可见小王勃学识广博,胆识不凡。他 的 文学才华给他 带来了 仕途鸿运。十四岁那年,他给当时的 右相刘祥道写了 篇议论时政的 文章,叫《上刘右相书》。刘祥道看后深为赏识,称誉王勃是“神童”,并上表朝廷加以推荐。王勃因此被任命为朝散郎。朝散郎的品级为从七品上,虽然 属于 低级文官,但 是 对于 一个十四岁的 孩子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入仕后,王勃锐意进取,积极向
上,充分发挥他 的 文学特长,写了 很多歌颂朝廷和 皇帝唐高宗的 文章。当时沛王李贤非常宠爱王勃,他招王勃为沛王府侍读兼修撰。有一次,沛王和 英王在 一起玩斗鸡游戏,在 一旁的 王勃为了给沛王“打气助战”,当场写了 篇《檄英王斗鸡文》。可能因为该文写得很精彩且 大家都想拍沛王马屁,该文迅速在 王公贵族之间流传。唐高宗也 看到了 这篇文章,他 读后大怒,他 斥责王勃不劝谏王子反而有 意挑拨诸王间的 矛盾。因此下令撤销王勃官职,禁止出入王府。刚刚起步的 仕途就这样毁于 一旦。这对王勃来说是个不小的 打击。但 是 他有 优势,那就是 年轻。年轻,一切都有可能,从头再来也 不嫌晚。二十岁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担任参军一职。但是
在任参军期间,他 耿介清高,恃才傲物,和 同僚关系不融洽,甚至得罪了 当地 一些人。因此被人陷害,犯了sh官奴的罪,按律判处死刑。幸运的是 遇上上元元年八月改元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 是 他 父亲却因此事被牵连。当时他 父亲王福畴担任雍州司户参军,受连累后被贬到偏远的 交趾当县令。经历此次打击,王勃在 仕途上再不可能有大作为。他 也 心灰意冷,不再有 所 希冀。王勃的
人生充满挫折,即使抛开他 在 仕途上的 失意,他 的 人生也 是 一出悲剧。上元二年,王勃从洛阳启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途中路过 滕王阁,写了 千古名文《滕王阁序》。上元三年(676),王勃在渡南海时,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后,心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骆宾王:人生坎坷,兵败伏诛
你
一定知道有 首诗叫《咏鹅》,诗是 这么写的 :“鹅、鹅、鹅,曲项向 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诗的 作者 就是 骆宾王,写这首诗那年他 才七岁。骆宾王天资聪明,人称“神童”。骆宾王的
爸爸曾在 曾当过小官,但 在 骆宾王很小的 时候就去世了 。他 们一家陷入贫困,过 着 “糟糠不赡”、“箪食无资”的 艰苦生活。成年后,骆宾王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又 任奉礼郎,出使西域。期间写了 很多边塞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补为长安主簿,后为朝官侍御史。当时正值武则天以“天后”掌政,制定告密法。由于
骆宾王多次上疏讽谏,言语不慎,得罪了 同僚。被御史弹劾,诬告他 任长安主簿时贪赃。因此获罪下狱。幸运的 是 ,679年唐高宗改元“调露”,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出狱。出狱后他 被裴行俭招为幕府,出征突厥。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684年,骆宾王在
扬州遇到被贬为柳州司马的 徐敬业,两人“情投意合”、相谈甚欢,骆宾王便投到徐敬业的 幕府,任艺文令。光宅元年(684)九月,徐敬业在 扬州起兵。骆宾王写了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文章虽然 写得非常好,但 是 徐敬业的 讨伐事业却非常不顺。高邮一仗,徐敬业全军覆没。按照《旧唐书》和 《资治通鉴》的 说法,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伏诛”。还有 一些书上说骆宾王并没有 死,而是 出家为僧,但 是 过 于 传奇,不可信。卢照邻:被病痛折磨,无奈选择自杀
卢照邻,字升之。早年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本人也
非常好学。曾跟随文字学家曹宪学《埤苍》、《尔雅》,又 随学者 王义方学习经史。知识广博,能诗能文,文学素养很高。还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任为邓王府典签。邓王李元裕对他 非常重视,曾对别人夸赞说:“此郎,寡人相如 也 。”卢照邻借工作之余把邓王府中的 丰富藏书通览了 一遍,知识更加渊博。后来,卢照邻被任命为益州新都尉。在
任上不幸染上了风疾。这是 一种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 肢节疼痛或麻木的 病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他 只得辞官养病。在 长安时,他 “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 《释疾文》中他 写道:“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可见他 几近瘫痪。当时名医孙思邈也 在长安,并且 和 他是 邻居。被后人称为“药王”的 孙思邈对他 的病束手无策,说明他 已经得了 不治之症。为了
给卢照邻治病,家里财产几乎 都用于 医病买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去世前过着 “布衣藜羹”的艰苦生活。虽然 他 以坚强毅力克服疾病的 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遭腐著《史记》的 精神激励自己,先后写出《释疾文》、《五悲》等作品。但 是 ,十多年的 病痛折磨让他 深深陷入绝望之中,最 终选择了 自杀。约在 调露二年(680年)前后,卢照邻自沉颍水而死。“初唐四杰”是
唐朝文学史上四颗耀眼的 星星。他 们无一例外都是 文学天才,但 却命途多舛。上天给了 他 们一身才华,却早早地 夺去他 们的生命。他 们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划过 ,却在 天空闪出耀眼的 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