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年,中原北方遭受了严重旱灾,时淮南签判任满的王安石北上去往京城,然而这一路他看到的不是政府积极赈灾,不是百姓安居乐业,而是州县官衙的敲诈勒索层层盘剥。哀莫大于心死,他写下了一首诗: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一场影响大宋百年的
革命此时正在 王安石心中酝酿,23年之后,一场轰轰烈烈,对标贞观盛世,逆转大宋命运,富国强兵的 改革轰然降临在 中华大地 。这场拯救大汉民族的 革命到底结果如何,其过 程又 遇到了 哪些挫折,又 发生了 哪些错综复杂的精彩故事呢?弱国!
此时的
大宋王朝已经建立了100年,檀渊之盟也 已经过 去了60年,安稳发展60年的 大宋并没有 进入和 平安定的巅峰期,就像王安石的 《河北民》所 说,大宋依然 受到辽夏两国的 侵扰。士兵虽然【吃瓜网】
有140万之多,但是 因为赵匡胤的 军队制度设计,将兵分离,真正打仗的 时候,兵将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发挥出军队的 真正实力。尤其是1038年,党项族建立西夏,代替辽国成为了大宋的心头大患,数次发动对宋的攻击。
直到1044年,西夏和大宋才议和,大宋又成为了西夏的供养机器。
而在
国内,两宋时期就经历了874次自然灾害,在王安石北上复命1046年,中国北方遭受了 前所 未有 的 大面积旱灾。大片农田荒废,千里赤黄。而除了自然灾害,土地政策更是悬在大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要了大宋的命。
北宋统治者
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豪族兼并土地是 为国守财,这样也 便于管理。 宋代不抑制土地 兼并,土地占有 和 土地 买卖也 无控制,导致了 占总数10%的 官员和 富户占据了 70%的土地 。 农民只能租种地 主土地 ,忍受官僚阶级的 沉重剥削。积贫积弱,危机四伏,江山动荡,这就是此时大宋的境遇。
1067年,大宋中兴之主宋神宗继位,在他的面前,是两位当朝能臣,同时也是朝廷两派的领袖。
在
延和 殿,两位展开了 殊死辩论,这场充满火药味的 辩论,将会决定大宋的 生死存亡。而宋神宗也 仔细聆听,辨析着 两位的 观点。他 们全都跃跃欲试,时刻准备毫不犹豫将对手推下政治牌局。改革开始
1063年宋仁宗驾崩,继承皇帝之位的
是 侄子宋英宗,然而宋英宗体弱多病,4年之后也 死了,于是 宋英宗的 长子宋神宗终于登上了 历史舞台。宋神宗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大宋,主要采取了节流的举措,大力削减宫廷开支,改变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
当年,宋神宗携群臣于延和殿准备讨论此事。 冬至日到汴京南郊举行郊祭,祭拜之后,皇帝需要拿银子打赏给随同前往祭祀的 众大臣,此时大臣正要在
此时在屋子里包括司马光和王安石,宰相曾公亮还有神宗皇帝。
宰相曾公亮率先开口,提出大臣们愿意辞免此次赏赐,以节省朝廷开支,为国分忧。
司马光赞同此举,他认为这样做虽省不了多少钱,但 至少能起表率作用,由这些位高权重的 大臣带头来厉行节约,减少浪费,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然而王安石却提出了 不同看法,他 认为这样做只能省几个小钱,却损害了 朝廷的 体面。同时他 还认为,府库没银子,国用不足,并非当今最要紧之事。
司马光反问道:“自真宗末年以来,就开始出现国用不足的局面,近来尤其严重,怎能说不是当务之急”?
王安石答:“国用不足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朝中缺乏善于理财之人” 。
司马光不认同这种说法,反驳道:“善于 理财之人不过 是 会聚敛而已,最终竭泽而渔,敲骨吸髓,造成百姓穷困不堪,相率为盗,决不是国家幸事” 。
王安石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千古名言:“这不是善于理财之人,真正善于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双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辩论愈发激烈,正相持不下时,一直默不作声的 “翰长”王珪突然 插话道:还是请皇上裁定吧。
神总看着 两位如此面红耳赤,当众拍板:裁减浮费从近臣开始,朕意与 司马光同;但 就此次郊赉,从大体考虑,就不允许大臣辞免吧。
神总看似和稀泥,实际上倾向于 王安石,宋神宗表面上力倡节俭,但 内心有 着 极其强烈的yw,刚上位时他所 表现出的 节俭可以说实属无奈。
几个月以后,王安石被神宗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启了历史影响深远的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农业,军事和人才。
首先是农业,赵匡胤为了 将兵权集中到中央,安抚功臣和武将,默认了他 们的土地 兼并行为。这造成了大部分田地 被这些功臣占有的 局面出现,农民自己手中的 土地本来就少,有 些还要面临被兼并的危险。这些大地主不仅不择手段的 虚报自己的 真实田产,而且还不愿意缴纳赋税。而真正缴纳赋税的 则是 那些拥有 少量土地 的农户。赋税的锐减,导致北宋王朝的 财政空虚。为了 解决财政空难,北宋政府只能不断提高赋税。但 沉重的 赋税不仅使得北宋农民生活贫困,同时也 加速了 各阶级矛盾的 激化。
为了能够缓和国家、地主以及农民三者矛盾。王安石推出来青苗法。
在夏季、秋季农民无钱购买种子、粮食的
时候,可以先向政府借贷种子或者粮食,等收成后支付。这一举措的 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 农民负担。此外,政府重新测量了
每户拥有的 土地 数量,依据土地的 土质状况收取相应的赋税,并提倡农民开垦肥沃的 荒地 和修理水利河渠。同时政府在 招募兵役的 时候,针对那些不愿服役的农民或官僚地 主,让其按照自己的 贫富度上缴国家相应的免疫钱。军事方面,为了能够缩减军队数量,王安石采取了兵农结合制度。国家规定农民在 农闲季节参与 到国家练兵中,等 战争来临时,则要编入军队作战。这样就可以减少正式军队的数量,减少军队维持成本,也 可以军队在战时的 数量。
其次,为了能够在与游牧民族作战时取胜,北宋政府鼓励百姓向政府申请饲养马匹,以减免部分赋税作为奖励。
最后,为了解决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 问题,王安石实施了“将兵法”,正将可以管理几千人,担任正将者 必须是 武艺高强、实战经验丰富的 武官担当。
而在
人事方面,王安石改革了陈腐的 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以律令、断案等 作为考试内容。成绩优异的太学生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选派为官。这为北宋王朝选拔了一批具有 真才实干的 人才。那么,王安石的变法真的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
困顿
以农业改革的
青苗法为例,因为设定了借贷种子的 KPI任务,导致官员强行地 主借贷种子,借贷名额被用光之后,贫民想要借贷只能找地 主,或者加利息找官府,好好一个救济贫民的 政策,成为了 官员的 放贷工具。而变法的中枢权力机构是
户部中的 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等 三司,可这些机构原本是 立法机构,根本没有 执法经验,这导致了变法的 大脑本身就是 不专业的 。而王安石在
变法过 程中也遭遇到了 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的 强烈反对。面对声势强大的反对声音,王安石态度强硬,原本可以折中,缓和 矛盾的 方法,根本入不了王安石法眼,整个朝堂成为了 黑白之争。苏轼,司马光等 保守派大佬对王安石并非是有 血海深仇,对于 变法的 好处,他 们自然 知道,但 变法的 问题,司马光也 希望王安石能够慎重考虑,不可一意孤行。比如1070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 三次信函,苦口婆心地 细说了 变法的 问题,要求废弃新法,改回旧制,但是 王安石态度强硬,他给司马光的 回函《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如此,王安石将保守派彻底推向了
自己的对立面,将改革派立于 孤立之中,失去大佬支持的 变法改革,很快就因为种种弊端,就被人揪住了 辫子。1074年,北宋境内爆发了
严重的旱灾,饥民流离失所 ,保守派将这个过错归咎于 王安石的农业改革,为了能够声情并茂地 说服皇帝,他 们特意绘制了 一幅流民旱灾苦图给皇帝看。与 此同时太后也 来哭诉王安石变法的问题,而王安石的 改革派又 建议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二为一,这种明显加强相权的做法,引起了 宋神宗的 不满,一系列问题造就了 1074年4月,王安石的 下台。王安石虽然
不再是宰相,但 新法依然 继续推行中。不过变法派内部却发生了 斗争,被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吕惠卿忘恩负义,想利用一些案件来对付王安石。韩绛得知此事后,秘密奏请宋神宗召回王安石。于是 在 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此时,变法派内部的斗争却非常激烈,内部分化成了王安石派和吕惠卿派,新法的命运前途暗淡。
到此为止
1075年7月,御史蔡承禧率先弹劾吕惠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
与此同时,御史中丞邓绾举报吕惠卿与华亭知县张若济狼狈为奸,强借华亭富民五百万,用以私置田产五百顷。
这是
变法七年来发生的 最大一桩以权谋私案,而且 事涉主持变法的领军人物宋神宗极为震怒,立即下诏立案追查,涉案者 被悉数逮捕人狱,朝廷百官战栗,草木皆兵。沉寂已久的反对派又乘势出山,张方平、吕公著等朝廷大员再度借机弹劾新法,奏请神宗尽快停止变法。
于
是 在 华亭案尚未完全查清的 情况下,宋神宗突然开始了 对王安石、吕惠卿两派势力的 打压贬逐:陈升之、韩绛、王安礼先后被贬官外放,变法派的 中坚力量几乎被放逐殆尽。吕至于 吕惠卿,宋神宗将他 贬任陈州知州。一年后,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的
一天,吕惠卿突然 给皇上上了 一道奏折,痛责王安石父子勾结朝廷谏官,然而王安石有口难辩,因为这是事实,王安石的 儿子王雱为了串通他 人诬陷吕惠卿,私下偷取了宋神宗的 御批。宋神宗虽然表面上原谅了王安石的失职,但是内心却留下更加浓重的阴影。
体弱多病的
王亲的倒忙而感到羞愧,一病不起,之后英年早逝了 。儿子的 死对王安石的 打雱经过 这一场风波,深为自己帮了 父击很大,于 是 向宋神宗辞职,对王安石也 感到厌烦神宗皇帝同意了 王安石的 请求。在王安石辞职9年后,也
就是 1085年,宋神宗病死,王安石的新法随着 皇帝的 离去,全部被废。第二年,王安石也病死在 南京。仿佛变法从来都没有来过一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变法虽然只有区区16年,但
是 在这16年时间里,北宋政府的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政府国库中也 有 了 储存的 货物。兴修的 水利和 河道工程,也有 利于 农田的 及时灌溉。而大量荒地 的 开垦,经过农民的 精心耕种,已然 变成了 良田。兵农结合的
政策,既维护了社会治安,又 实现了 军队精简。而将兵法这一举措,则打破了 兵和 将分离的局面,从而加强了 军队的 整体战斗力。王安石变法虽然
没有 得到延续,但 他 在一定程度上也 确实改善了北宋王朝的 贫弱局面,为中国历史进程的 发展添上了 浓墨重彩的 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