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韩世忠名气不如岳飞大,但他同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韩世忠为人正直,勇猛果敢,无论是对抗金国还是西夏,都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岳飞冤死,韩世忠替他鸣不平,此后韩世忠自己也被解除了兵权,但他结局还算好,起码是善终。其实韩世忠还是一位词人,他晚年闭门谢客,不再谈论兵事,经常游览西湖享乐。韩世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吃瓜网】
1、万人莫敌将
韩世忠天生是块当兵的料,“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从军后脱颖而出,“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在
抗击西夏战斗中,韩世忠大显神威,凭“斩关杀敌将”、匹马单枪闯入敌阵斩杀西夏监军驸马、“夜登城斩二级”等 战功步步升迁。在
以偏将身份随主帅征剿方腊时,韩世忠先以一场漂亮的 伏击战打得方腊军“败而遁”,再穷追至方腊至其老巢睦州清溪峒,胆大心细“潜行溪谷”,问清方腊藏身处小路,竟然 单枪匹马“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活捉方腊并全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敉平江南之乱。主帅佩服得五体投地 ,称赞他:“真万人敌也!”在
与金兵的首次交战中,仅率五十骑的 韩世忠与 “金兵二千余骑”发生遭遇战。韩世忠临危不惧,巧布疑阵,杀得金兵“大乱,追斩甚众。 ”1126年6月,驻守北京大名府(今(今河北省大名)的韩世忠得知真定失守后,紧急率部驰援赵州(今河北赵县)。金兵对韩世忠恨之入骨,“闻世忠在,攻益急。
”韩世忠虽陷入“粮尽援绝”绝境,仍拒绝部下的 突围建议,苦思破敌之策。正巧当日傍晚,大雪纷飞,韩世忠计上心头,夜半时分亲率“死士三百捣敌营。 敌惊乱,自相击刺。”金兵统帅在 混战中身负重伤,不治而死。金兵群龙无首,“及旦尽遁。”韩世忠取胜后,率部回防“还大名”,在河北兵马大元帅(一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领导下坚持抗金斗争。
2、两番拥立功
“靖康之变”发生后,移屯大名府的
赵构为避金兵锋芒,率部“战略转移”至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兵穷追不舍,“金人纵兵逼城,人心忷惧。”韩世忠率部“据西王台力战”,多次打退金兵疯狂进攻。时康王入济州,世忠领所 部劝进。“翌日,酋帅率众数万至。”韩世忠临危不惧,率千人应战。他 出其不意“单骑突入,斩其酋长。”金兵被韩世忠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 神勇震慑,“遂大溃”。韩世忠趁机率部护送康王至南京应天府,并率所
部将领恳求赵构即位。赵构半推半就即皇帝位变身宋高宗后,韩世忠被任命为御营左军统制,奉诏讨贼,“皆斩以献。于 是 群盗悉平,入备宿卫。”不久,宋高宗不敌金兵疯狂攻击,仓皇南逃扬州,“世忠以所
部从”,将其安全护送至扬州。宋高宗畏敌如虎继续逃往钱塘后,韩世忠沿途“收合散亡”,组成一支数千人的 队伍,赶往钱塘随王伴驾。他 在 途中得知“苗傅、刘正彦反”,废黜宋高宗并将自己的 “妻梁氏及子亮”扣为人质“防守严密”,不禁悲愤交加,“大恸,举酒酹神曰:‘誓不与此贼共戴天!’”韩世忠与
其他 勤王队伍与 叛军“舍舟力战”,并激励将士:“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 皆斩!”他 身先士卒,面对叛军弓箭队伍“瞋目大呼,挺刃突前。”将士们舍生忘死随他 冲锋,叛军惊慌失措,“矢不及发,遂败。”宋高宗盼到救星,“步至宫门,握世忠手恸哭。”韩世忠清除隐患后,意气风发立下“臣誓生获贼,为社稷刷耻,乞殿前二虎贲护俘来献”的誓言,以剩勇急追穷寇,先“擒(刘)正彦及(苗)傅弟翊”,又
将逃亡至建阳的苗傅“追禽之。”苗刘之变平定后,宋高宗“手书‘忠勇’二字,揭旗以赐”韩世忠,以感激他 两次拥立之功。3、扬名黄天荡
金帅完颜宗弼率号称十万的金兵突破长江天险,气势汹汹再次南侵。宋高宗又打算“鞋底抹油----溜了
”,韩世忠痛心疾首力谏宋高宗死守:“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 何地?”宋高宗只得鼓足勇气,任命“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韩世忠避其锋芒,在金兵企图北渡长江时封锁江面,与
金兵数次交战,堵死金兵北归路线。金兵不习水战,被打得退入黄天荡(今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与 龙潭之间),企图从此地 渡江北逃。黄天荡是条只能进不能出的断港,韩世忠立即封锁控制出口,将完颜宗弼死困在
黄天荡内。金兵困兽犹斗,与 韩世忠“约日大战。”决战之日,“战将十合,梁夫 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金兵走投无路,先向韩世忠请求归还所
有抢掠财物以换一条生路,又“请以名马献”,韩世忠置之不理。金国援兵“趋淮东以援兀术”,韩世忠毫不畏惧,“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 四十八日。”兀术黔驴技穷,“求会语,祈请甚哀。”韩世忠提出振奋人心的条件:“还我 两宫,复我 疆土,则可以相全!”后因汉奸出卖,金兵反败为胜,“得绝江遁去。”黄天荡之战“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此战极大提振了
南宋军民抗金救国的 士气,宋高宗“凡六赐札,褒奖甚宠。”4、扬威大仪镇
1134年秋,“金人与
刘豫合兵,分道入侵。”韩世忠受诏御敌,“亲提骑兵驻大仪(今江苏扬州西北),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他 略施小计,将金兵诱入大仪镇二十余个埋伏圈,“遂擒挞孛也 等二百余人。”各部奋勇争先,取得“擒女真四十余人”和 “俘生女真及千户等”的 辉煌战绩。韩世忠一鼓作气,“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捷报传来,宋高宗兴高采烈:“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群臣称赞:“自建炎(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将士未尝与
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其功不小)!”宋高宗高度评价此役意义:“自去冬敌人深入,卿首挫其锋,鼓我六师,人百其勇。”大仪镇大捷,被时人视为“中兴武功第一。”5、抗敌反和议
韩世忠镇守楚州(今江苏淮安)期间,金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伪齐“刘豫兵数入寇,辄为世忠所败。”
1137年,金国因走狗刘豫父子在
南侵之战中屡战屡败,恼羞成怒废黜刘豫地位,向南宋挥舞和 议橄榄枝,使“中原震动。”韩世忠敏锐意识到“机不可失,请全师北讨,招纳归附,为恢复计。”宋高宗一心求和
,派“秦桧主和 议。”韩世忠接到秦桧从楚州移防镇江的 军令后,提出反对意见:“金人诡诈,恐以计缓我师,乞留此军蔽遮江、淮!”且 “力陈和 议之非,愿效死节,率先迎敌。”秦桧置若罔闻,韩世忠倔强地 “章十数上,皆慷慨激切,且 请单骑诣阙面奏。”宋高宗一面大力褒扬韩世忠的 爱国热情,一面催促秦桧加快和谈速度。韩世忠得知秦桧接受丧权辱国的
宋金和 约后,义愤填膺,多次上疏劝谏:“不可许!愿举兵决战,兵势最重处,臣请当之!”同时分析道:“金国想把我 朝当第二个刘豫对待,把全国士大夫 都当做陪臣。如果答应合约,只恐人心离散、士气凋沮!”因迟迟得不到答复,韩世忠索性请求进京面奏,未被允许。他 欲剑走偏锋,设伏兵暗杀金国使者 ,亦未如愿。因此,《宋史》以惋惜的口吻记载:“高宗惟奸桧之言是 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 议成而宋事去矣。”“世忠在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1139年,金国撕毁签订仅年余的
宋金合约,中原大地狼烟又起。宋高宗忍无可忍,令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帅北伐。金国因无力灭宋,再次请求议和。秦桧趁机撺掇宋高宗诏令三大帅班师,并任命他们分别担任枢密使和 副使(国防部正副部长),ms暗降褫夺了三大帅的 兵权。韩世忠进枢密院任职后,为表明不恋兵权心迹,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副文人装束:“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这身文人打扮,并未掩饰他
“性戆直,勇敢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的 爱国本质。秦桧权焰熏天,一些大将一味符合秦桧委曲求全。韩世忠与秦桧“同在 政地”,每次见面,除了 礼貌性地作个揖外,根本不与秦桧交谈。但
是 ,一旦涉及和 议话题,韩世忠就怒不可遏,多次与 秦桧展开面对面斗争,且 “抗疏言桧误国。”好心人劝他 适可而止,当心招致秦桧报复。韩世忠义正辞严:“我 现在如果畏头畏尾与 秦桧同流合污,死后岂不得在 黄泉下接受太祖用铁杖责打!”因此,《宋史》赞其“与秦桧争和 议之非,不以祸福介意。其在行间,挺身决斗,百战不怠,老而益奋。”岳飞被张俊与
秦桧陷害入狱后,满朝文武深知宋高宗才是“岳飞冤狱”的真正制造者 ,因此明哲保身,“举朝无敢出一语。”唯独韩世忠义愤填膺,质问秦桧“岳飞谋反证据何在?”听到秦桧的 “莫须有 ”回答后,韩世忠怒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宋史》由此点赞:“岳飞冤狱,韩世忠救之,(张)俊独助桧成其事,心术之殊也 ,远哉!”6、辞职逍遥游
韩世忠敢于
随时将矛头指向秦桧,除了 自恃有两度拥立之功外,还在 于坚信伟大英明的 宋高宗完全是 被秦桧蒙蔽才签订的 宋金和议,因此对秦桧不假辞色。但是,韩世忠内心的 敏感与 外表的 粗犷形成鲜明对比,属于 典型的 “猪八戒喝磨刀水——内秀。”他被迫出任枢密使后,出于高度的
政治敏感性,毅然 作出“以所 积军储钱百万贯、米九十万石、酒库十五归于 国”的 舍财免灾举动,变相向宋高宗传达这样的信息“臣与 张俊一样都是掉进钱眼里的 贪腐分子,没有 丝毫政治野心。”宋高宗对韩世忠始终信任有加,所
以当秦桧唆使心腹弹劾韩世忠时,他一律搁置奏章冷处理。韩世忠也将宋高宗的袒护视为偏宠,一直与 秦桧针尖对麦芒。直到三个英灵升天,韩世忠才如梦方醒,后怕不已。1142年1月27日,秦桧将爪牙万俟卨“对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免死)”的
最终判决报请宋高宗批准。早想把岳飞当和 议牺牲品的 宋高宗即日高效批复同意,且 斩草除根将原可活命的 岳云与 张宪“并依军法施行。”韩世忠闻讯,在对老战友屈死痛彻心扉的
同时,也彻底看清宋高宗貌似良善温和 实则偏狭歹毒的 本来面目。回想起与秦桧针锋相对的一幕幕场景,韩世忠不寒而栗,后怕不已。被解除兵权的 三大帅,岳飞惨死大理寺狱,张俊卖身投靠秦桧,自己已成为和议的 最大障碍。于 是 ,韩世忠决定急流勇退,三番五次上疏力辞枢密使职务。被宋高宗一再假惺惺拒绝后,韩世忠再次上表按正常程序请求退休,终于 获得批准。远离险恶的
政坛后,韩世忠“自此杜门谢客”,连多年的 老部下求见也 一概拒绝。有时抹不开情面面见亲朋故旧,也严守“绝口不言兵”的原则,只谈风花雪月之事。从驰骋疆场的 百战老将,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隐士高人。西湖春至,惠风和煦,柳丝如烟。韩世忠荡舟湖面,自斟自饮,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在
楚州前线抗敌时,他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故意送给怯战的 将士妇女服装,还在 庆功宴上令人给他 们画上“妇人妆以耻之。”怯战者 被羞辱得生不如死,“故人人奋厉。”在数十年军旅生涯中,他
“嗜义轻财”,将所 有 赏赐均分将士。他 “持军严重,与 士卒同甘苦,器仗规画,精绝过 人。”他 “知人善奖用”,培养出一批独当一面的年轻将领。退休后,韩世忠与
世无争,如闲云野鹤般“澹然 自如,若未尝有 权位者 。”他 曾反复告诫家人:“我 名叫世忠,你 们千万不要避讳‘忠’字!如果因避讳而不言忠,那才是 忘记什么才是 真正的‘忠’!”《宋史》云:韩世忠“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
相见”,从叱咤风云的 名将华丽转身为清凉居士的 原因只有 一个:“盖惩岳飞之事也!(以岳飞负屈含冤而死惨事为前车之鉴啊!)”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无独有偶,明代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的文史学家王世贞称赞韩世忠的
“忠志材气有古大臣风!”高度评价他
“晚节优游物外”的做派为“以智藏身”,并将他 与 功成身退的 智者张良相提并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直被中国古代文人奉为出世入仕的圭臬。韩世忠“以智藏身”安享晚年的
做法,暗合这条文人处世标准。因此,在南宋三大帅中,岳飞含冤而死,张俊遗臭万年,唯有韩世忠安享晚年。这样的 生存智慧,值得后人深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