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1、阳明心学——取之不尽的宝藏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
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 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 阳明心学的 传人。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
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 也 无一不是 阳明心学的 信徒。到了
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 儿子研读,更是 把台湾的 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2、心学的三个部分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吃瓜网】 但 是 王阳明曾经格了 七天七夜的 竹子,也 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 一场。 后来王阳明在 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 自己心里,所有 的 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 是由你 的内心赋予的 ,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 通过 格物求来的。知行合一:“知行工夫
,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 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 不知道。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3、毛泽东学到的两点
毛泽东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更是称其为自己的“传教之人”,他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两条,
一在贵我,一在通今。
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通今者,“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
所谓“贵我”,就是指“心即理”;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
心即理,既然
道理不必外求,那么一个人专注于 自己的 内心,专注于完善自我就可以,只要自我成熟完善了 ,那么事功不过 是 水到渠成。这让毛泽东摆脱了 早年牺牲小我 成就大我 的 思想。宇宙在 我 心中,我 心即是 宇宙,更是 让毛泽东有 了 吞吐日月的 气魄。一代伟人的 气象就此成型。 在 后来毛泽东的 诗词中,那种睥睨山河、指点江山的 气势便是 由此而来。面对中国纷乱的 时局,也就有 了 从容不迫的 自信。知行合一,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说:你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王阳明说:真知即所 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毛泽东在 《实践论》中说:如果有 了正确的理论,只是 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 是 没有 意义的 。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了很多国家,可以说是满盘皆输——东欧失败了
、苏联失败了 、朝鲜失败了 、越南失败了 。惟独在 中国它成功了。原因就是 毛泽东在 王阳明的 影响下,没有让马克思的 思想流于 空谈,而是把它和 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深谙“知行合一”的 毛泽东知道,理论是 理论,得落在 实践上才行。这也 就是 人们所 说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过 程。毛泽东一生涉猎了
很多领域,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但 是 要说影响毛泽东最深的 ,还是阳明心学,正是有 了 心学的这两点基础,才有了后来的 毛泽东思想,才有 了 一代伟人横空出世。心不动——王阳明最可怕之处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的最大真相,是我们根本没看到世界的真相。每个人与世间之间,都不自觉的隔着一堵墙。
因为当我
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 活跃状态,会一直在 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 留下空隙。而只有当我 们的 心理活动能够停顿下来,我们的 心才能感应到世界的真实存在。对于这个道理,王阳明用八个字做了概括: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字,堪称王阳明的
“八字真言”,乃阳明心学的 最高精华。其背后,则是 一种世间最高明的 心理学。心不动——王阳明最可怕之处
王阳明是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哲学家之一,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 军事家。他的 哲学绝非是书斋里的 空想,而是 实实在 在的 可以学以致用的学问。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 第一流的 政客;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 最可怕的 军事家。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
八字真言时,正值江西的 宁王造反,而他 作为当地 的 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 的 一个下属抱着 一腔爱国热情,想与 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他兵法的 要义是 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 这八字真言。这八个字到底告诉我
们什么?此心不动,更伟大的 哲学家老子有 最富有诗意的 表达——“致虚极,守静笃”。随机而动,捕捉到事物的 本质而在 恰当的 时机行动。要做到随机而动,前提是 此心不动,先让你 的 心安定下来。我
们的 心经常处于 “妄动”状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 在 我们心中炸响。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 妄动没有 觉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这些没有 被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我们以为,自己是 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 ;但 其实,是 我 们没有觉察到的 潜意识在 驱使着 自己这样做。未经开发和修行的潜意识是
混乱的 ,其运作机制是 以维护自我 为中心,而不是 道理和 规律,所 以充满矛盾、顽固和 狭隘。所以当我 们被潜意识所 控制时,我 们就会处于 程度不同的 失控状态。妄动,就是 这种状态。这时,我们看到的
世界,就是被我 们的 心念加工过 的 ,被我 们的 成见扭曲过 的,而偏离了真实。我 们的行动就有 点像是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可避免地 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滑向深渊。宁王就是
这样一个人,所以他 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 战术上的 错误。作为对手,王阳明的心却可以不动,于 是他的 心就是一面空明的 镜子,宁王的 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其致命缺陷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 漏洞“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宁王这种问题,即使在
强人中也 极为普遍。譬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突袭苏联前,有无数情报被透露给苏联,但斯大林抱定一个念头:“希特勒不会愚蠢到攻击苏联。”所 以对这些情报视而不见,并且 在战争爆发前一天气急败坏地 下令,枪毙了一个反叛到苏联的德军士兵。甚至当德军的 大规模闪电战开始后,斯大林仍认为这是 不可能的 ,所 以没有 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结果让苏联红军在 战争开始付出了 极为惨重的代价。伊拉克战争期间,萨达姆也
是认定布什会像老布什那样,发动战争就是为了 教训他 一下,当美军攻到巴格达时就会停下来。此外他 还故布疑阵,让美国和联合国情报人员,怀疑伊拉克果真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投鼠忌器。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斯大林和萨达姆就是“此心已动”,对自己的念头过于执著,结果就不可能及时看到事实的本相。
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理念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 军事家,他 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 人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鼎鼎大名的 王阳明要来,立即就投降了。试着去了
解一下你 的 内心,你 一定会发现,你 的 头脑中有 着 仿佛永不停歇的 念头。如果你 想发现世界的 本相,你 想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 ,你 的 心就必须要有 空隙。心中出现了
空隙,就会自然而然 地 感应到对方的 真实存在 ,这时就是王阳明的 “此心不动”。而心一动,你 看见的 就只是 你 的妄念在 对方身上的 投射,而不是 对方的 真实存在 了。做到心不动——世间最高明的心理学
如何做到心不动?答案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
而我
们平常都是 怎样的 呢?念头起来了,要么跟着 它走,被念头bj;要么是 对不好的、自己不认可的 念头自责和 压制,这就与自己的 内心发生了 对抗。无论哪种,人往往都是不自觉的 ,这就是 执迷的症结所 在。这两条路,都是
不归路。被念头bj的 结果,是在 不断造作中加固着自我 的 执念;压制念头的 结果是 堵塞情绪出口、积累负面能量,长久必会爆发和 崩溃。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
念头,并且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 念头自然而充分地 流动。心的 澄明,不是 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 “不住”。所 以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这种念头的
流动,王阳明用明镜照物进行了 比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 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 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圣人的 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 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 也不留下任何痕迹。庄子也曾说过 一样的 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因外境而起的
念头也 是 如此,内心因过 去留存的 执念而生的念头也 是 一样。超凡脱俗者心如明镜,念头的 流动则是平常人达到心如明镜状态的 唯一途径。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
这些念头的 种种努力组成了 我 们的 “小我 ”,也 即心理学家们所 说的 “自我 ”。通常,当你说“我 如何如何”时,你 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著于 “小我”中,这时“小我 ”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 墙,阻碍我 们内心深处的 “真我 ”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 联系。每个人的
“小我 ”都是 不同的 ,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 事情;有 人经常沉溺在 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 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 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 应当……总之,我们都在 “小我 ”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 生活。但
不管这个院落内所 奉行的 法则看起来是 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 我 们与 其他人、其他 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很多人努力修炼自己的
谋略或技巧,目的 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看起来这是 非常有 价值的 ,但 当这样做时,却忽略了 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我 们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 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 也妄动。所
以将焦点集中在 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 最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 从来不是 他 所 受的 教育,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 对自己的 反省和认识。并且 ,当焦点集中在 自己身上时,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 上,心里会安宁很多。当焦点集中在
别人身上,结果就只能是 不断地 猜测和 焦虑。男人会说,他 的 成就感来自于 能否得到更多人的 认可;女人会说,她的 幸福在于 找到一个什么样的 男人;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 包容与 认可,他 才能轻松……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 的 人生不是我 负责,而是 另外的 人负责的 。真相却是
,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 们的 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结语——生命真正的境界
心的
阀门打通了 ,所 有 我们曾懂得的道理就会如墨水入水,扩散至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皆可看个通通透透。纯净无垢的洒脱心境该是怎样的 呢?那是 一种很慢又 很快的 状态,身心合一,更从容、更专注、更有力量。我们所 有 的 思维、所 有 的 行动训练有 素却波澜不惊,中规中矩却无招胜有 招。就如王阳明,这边云淡风轻地
讲学育人,那边指挥千军万马剿匪、平定藩王叛乱。这些费脑的 事情,就如幼年时他在饭桌上用果核排兵布阵一般,一通百通。所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大约也就是此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