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陈晓卿,男,1965年11月生于安徽灵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吃瓜网】 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等 。
全部语录:
1、 伴随日升日落与万家灯火,让无畏者为梦为马,四海为家 —— 陈晓卿《风味人间》
2、 海面上,望尽风云变幻,忘却岁月更迭。
大海化育有 时,人们朝夕收获,那些形形ss的 海错经年往返,有 如 春华秋实、夏雨冬雪,仿佛回应着 大地 的 四季,人间的 凉热。 —— 陈晓卿《风味人间》3、 古人说:“天地
不仁”,但 海洋总是 露出它慷慨的 一面,海面上潮起潮落,人们紧随大海的 脚步,览尽甘苦与 沉浮 —— 陈晓卿《风味人间》4、 生活向来充满风浪,但人们总愿意把信心交给明天。
—— 陈晓卿《风味人间》5、 生活让人鼓足勇气,简单的食材也来路不凡。
—— 陈晓卿《风味人间》6、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食物的
生命力与 一方水土之间,向 来难分难舍又 彼此成全。 —— 陈晓卿《风味人间》7、 食物朴素无华,但
有 夜色凉风与 亲人围坐,无端多出几分美味与 亲切。 成长的 稚童,族里的 老者,如 此一年又一年,完成着 世代的赓续,春秋的 交叠。 —— 陈晓卿《风味人间》8、 自然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岁月却试图把生活左右。总有人毫不妥协,付出勇气与劳作,一边迎接风浪,一边拥抱凡常,只因为人与 命运唇齿相依。正如 海洋之于 大地,一再交手又 彼此造就,哪怕惊涛来得不容分说,哪怕沧桑不曾善罢甘休! —— 陈晓卿《风味人间》9、 汪洋大海,滋味无处不在
,就连海水本身也 是 人类最 为依赖的 风味之本,要把大海的馈赠转化、调配成万千风味,离不开人们的 劳作与 用心。 —— 陈晓卿《风味人间》10、 盘中餐,头顶月,让远离亲人的时光不再漫长。 —— 陈晓卿《风味人间》
11、 岁末的
一顿团年饭,仿佛卸下一年的 疲惫,化解胸中的 块垒。 —— 陈晓卿《风味人间》12、 岁月总是让生活一边丢却,一边弥合。 —— 陈晓卿《风味人间》
13、 或许是
时间偶然 的 转化,或许出于 贮存的 考虑,海鲜的 滋味被萃取、凝缩,成为生活中风味的 使者 ,使人们通过 某种密码紧密相连。这是 古老而鲜活的 味道,有 穿透时空的 力量,它携带个人情感与 群体记忆,潜行于 每一个平凡的 日常。 —— 陈晓卿《风味人间》14、 家的
味道,并不是 特指某一种食物,一家人团聚在 一张餐桌旁,这个味道才更加真实,更加圆满。有 人辗转漂泊回归故土,也 有 人远离亲人奔赴千山万水。 —— 陈晓卿《风味人间》15、 青山不老,春风吹来,又
是 一年。 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手执烟 火,心怀诗意,人间岁月如 歌,相 聚正当时! 世间所 有 ,正彼此拥有 !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16、 说到沧桑二字,前者
指沧海,后者 是 家园。人们以风为信,以苦作舟,耕耘着 孩子的 记忆和 未来的风景 —— 陈晓卿《风味人间》17、 汪洋沧海,亦有
寒暑气象,鱼虾蚌蟹随四季来去隐现。讨海人应时而动,鲜总与季节和 时令关联,冬去夏往,春秋书写于 餐盘,冷暖潜行于 人间 —— 陈晓卿《风味人间》18、 立于
潮头,勇气随风浪沉浮;越过 山丘,才能看清生活的 底色。每一丝云淡风轻的 背后,都有 人拼尽全力。待光阴化作故事,那些过 往的 层云,似乎 都轻飘得不足言说。 —— 陈晓卿《风味人间》19、 家里最好的食物,总会装点成长的童年。 —— 陈晓卿《风味人间》
20、 回头看仿佛光阴如
水,人生不复少年。只是 大海的 节律不改,正如 人间的 求索依然 。 —— 陈晓卿《风味人间》21、 海洋,狂暴凶险的
生命摇篮,动荡不安,又潜藏诱惑。从大海到餐桌,人们把海洋的 物产变成这颗星球上最 鲜美的 味道,这是 最 后的 狩猎之地 ,吸引勇敢的 人立上潮头。 —— 陈晓卿《风味人间》22、 对于纷纷过
客,海洋以永恒的 包容和 静默,不咎既往,不问去向 。 —— 陈晓卿《风味人间》23、 所
有 的 勇气、力量以及漫长的 信 约、悲喜与 起落,终成万千滋味 —— 陈晓卿《风味人间》24、 只有
经历过 低谷和 种种不如 意才更能知道,那些触手可及的 日常和平淡竟来得如 此珍贵 —— 陈晓卿《风味人间》25、 其实吃什么自然
很重要,但 更多的时候,我 更喜欢和 能说得来的 人一起吃。 —— 陈晓卿《风味人间》26、 人们难以收藏一丝清风或一片雪花,却愿意付出努力和
耐心把他 们的味道留下。 —— 陈晓卿《风味人间》27、 大约所
有 童年都离不开某种味道的 左右相伴,也 许它会贯穿一生,连同记忆里劳作的 身影、四周的 空气,以及土壤与 草木的 呼吸,形成一种微妙感受,中国人把它叫做家乡味。 —— 陈晓卿《风味人间》28、 海水的
味道都是 相似的 ,孕育的 风味却各有 各的 不同。人类更愿意对造物的 原创进行再度创造,从不懈地 辗转探索到时间的 造化之作,奇思妙想的 形变,用心良苦的 组合,带来花样餐饭,送别似水流年 —— 陈晓卿《风味人间》29、 餐盘里风云开阖,有
五味杂陈;海面上汐来潮往,去而复还 —— 陈晓卿《风味人间》30、 大海早就在
那里,漫无际崖,神秘莫测。海上风云多变,却源源不断地 送来至味珍馐,生计和 温饱 —— 陈晓卿《风味人间》31、 不管是
否情愿,生活总在 催促我 们 迈步向 前。人们整装、启程、跋 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 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 迁徙到食材 的 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 演变到 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 食物的 匆匆 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32、 回得去的叫家乡,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 陈晓卿《读者》
33、 你问我味道在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 陈晓卿《风味人间》
34、 每个人的
肠胃实际上都有 一扇门,而钥匙正是 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 的食物编码。无论你 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 门上的 密码锁仍然紧闭着 ,等 待你 童年味觉想象的 唤醒。这是极端个人化的 体验,就像我 ,一碗汤,吱吱呀呀地 开启了 我 对食物的 初始味蕾记忆,那一刻,食欲的 大门轰然 洞开。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35、 历史,对过
往者 来说只是 几行冰冷的文字,但 对于亲历者 来说却是 切身的 喜与 痛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3》36、 陌路相逢,又殊途同归 —— 陈晓卿《风味人间》
37、 一茶一卷是
素简,一粥一饭是 真 味,人间烟火,终究是 柴米油盐, 苦辣酸甜,一蔬一饭。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38、 在吃的
法则里,风味重于 一切。中 国人从来没有 把自己束缚在 一张乏 味的 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 对食物 的理解,在 不断的 尝试中寻求着 转 化的 灵感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39、 小时候回外婆家过
年,那是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子,尽管山清水秀,但 很穷。不过 ,春节前,村里家家都会做两样东西,一个是 年糕,一个是 腊肉。 年糕磨好摔打成条,码在 缸里,灌满“冬水”(立春前的 水,细菌少),随吃随取,一个冬天都不坏。腊肉是肥膘肉,几乎 没一点儿瘦的 ,用大量粗盐腌制,挂在 灶台上方。炊米饭,切几大片手指厚的 腊肉,和 米粒一起蒸煮。吃的 时候,外公负责分配,一般每人只能分到一片,极咸,用锋利的 门牙,咬下薄薄的 一小条,就足够送一大口糙米饭。用外公的 话说,腊肉不仅“下饭”,而且 “杀馋”。 —— 陈晓卿《至味在人间》40、 一个人能不能吃肥肉,在
我 看来是 衡量年龄的 重要标准。当温饱不再成问题的 时候,油脂,尤其是 动物油脂会带来额外的 身体负担。年轻人不用怕,每天消耗多,消化系统开工时间足够。更重要的 是,被身体吸收的 油脂,科学证明,往往会转化成一种叫做多巴胺的 东西,它有 助于保持心情的 愉悦。所 以我 一直隐隐地 觉得,素食党一般都比较严肃,适合思考人生,探讨喇嘛活佛仁波切关心的 人类终极问题。而吃肉党,注定一事无成,每天就像我 一样,傻乐傻乐的 。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41、 回的去的,叫家乡,回不去的,叫故乡 ——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3》
42、 有
人的 地 方,就有 江湖,江湖之上,一直都流传着 风味的故事,关于 师承,关于 门派,关于 琢磨,关于 顿悟。无论置身繁华闹市,还是 深居乡野陋巷,世上的 滋味就这样流转于 餐桌,交织在 冷暖人间。 —— 陈晓卿《风味人间》43、 无论置身繁华闹市,还是
身居乡野陋巷,世上的 滋味,就这样流转于方寸餐桌,交织在 冷暖人间。 —— 陈晓卿《风味人间》44、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 陈晓卿《风味人间》
45、 才下舌尖,又上心尖 ——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2》
46、 不管飞得多高,就像牵着
线的 风 筝,风筝这头就是 家,家的 味道也 永远不会忘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47、 多少倏忽而过
的往事,鲜活如 眼前 的 笑靥,又 悠长得仿佛几度轮回。 —— 陈晓卿《风味人间》48、 市井长卷,拢过来的是烟火,摊开 来的是人间 —— 陈晓卿《风味人间》
49、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 —— 陈晓卿《至味在人间》
50、 我
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都经历过物质单调匮乏的 年景,基因里有 对脂肪类食物的 天然 好感。饮食习惯成型于 童年时代,尽管年纪增长社会进步,今天的 我 ,仍然 难以摆脱动物脂肪的致命诱惑。如果很多天不沾荤腥,日子过 得寡淡无比,我 就会回忆起外婆家的 腊肉,那种口腔里让人目眩的 缠绵,以及细小颗粒状的 油脂在 牙齿间迸裂的 快感。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51、 有多少人四海闯荡,就有多少人眷恋过往。 —— 陈晓卿《风味人间》
52、 万户千家,味道迥异,但幸福的滋味却何其相同。 —— 陈晓卿《风味人间》
53、 每个人都会有
不同的 经历和 过 往,当共同熟悉的 食物出现,总是 口舌生津,也会心意相通。 —— 陈晓卿《风味人间》54、 浮华随风去,一菜一江湖 —— 陈晓卿《风味人间》
55、 长夜如水,生活还在继续 —— 陈晓卿《风味人间》
56、 广厦千间,夜眠只需六尺;家财万 贯,日食不过
三餐 —— 陈晓卿《舌尖上的 中国2》57、 山川不改,风味相随 —— 陈晓卿《风味人间》
58、 段子为盐,微醺为火,情义为汤汁,欢笑为主食,喝酒喝到最后喝的
都是 人! —— 陈晓卿59、 人在
旅途,多有 漂泊的 自恋情结。两箸菜,顿感人生无着,几杯酒,咽下变成了 旅愁。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0、 经常在
这里遇见的 同事是 住在 附近的 播音员任志宏老师,老任嗜辣如 命,每每以辣椒佐老白汾酒,还宣称自己金属般的 声带全是 依靠辣椒维持的 。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1、 看到那位姥姥用泥巴糊上坛子口,期盼着
自己的 儿女们回家,我 的 听觉瞬间关闭了 ,一切仿佛回到了 从前那个夏天,记忆在 我 胸腔里发酵,情感的 菌丝也 攀援在 我 的 脑际:飘满奇异味道的校园,清贫寂寞的 暑假,父母的 操劳,少年对食物的渴望……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2、 “世界上最
极致的 口味永远是 妈妈的味道。”蔡澜这话的 意思,并不是 为了 推广母乳喂养,他 所 说“妈妈的 味道”其实是 专指幼年时母亲烹调带来的 某种味觉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如 花岗岩一般顽固,无论你 走到哪里也 无法改变。就像我 ,一个安徽人,在 北京这么大的 城市生活了 四分之一个世纪,每每想到我 老家淮河岸边的 菜肴,还是 难免食指大动。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3、 今天我们烹饪也
常用酱,比如 麻婆豆腐必须有郫县豆瓣,东北的 蘸酱菜要用大酱。但 现在 的 酱更多是 菜肴的 调味料,而我 童年时代的 酱豆,就是 菜的 本尊。主妇要想尽办法给全家人“下饭”,酱是 最 好的 选择。我童年的餐桌上,常年都有 酱豆的 “合理存在 ”——菜少的 时候,它是 主食伴侣;菜稍微多几样,父母仍然 会把筷箸首先指向 它……久了 ,酱豆变成了熟视无睹的 东西,直到一天,有 人带着 自己做的 酱到我 家串门。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4、 如今还活着的文化只有两种:一种是方言,一种是美食。 —— 陈晓卿
65、 “所
谓思乡,我 观察了 基本是 由于 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 是开始闹情绪”,乡愁竟是 这般简单。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6、 吃喝有
道,写字有 气。各人笔下有 各人的 气,这个不服不行。论写吃,有人霸气侧漏,有 人镬气狂喷,有 人傻气直冒,有 人酸气逼人,陈晓卿的 气,是 地 气——这和 “接地 气”还不完全是 一回事,也 还真不是 逢大排档必赞,见高级货必骂的 那种,那是 怄气。陈晓卿的 地 气,不是 从地 里冒出来然 后被他 一弯腰接住,而是酝酿于 丹田,厚积于 舌根,薄发于 舌尖,逆向 地深入泥土,深入地 表,深入人心。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7、 一般来说,酱被认为是
中国人的 发明,成汤作醢到今天应该有 几千年历史,国人对酱的 依赖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 一部分。柏杨用酱缸形容中国文化,而不用其他,尽管不是 褒义,但 足可窥见酱在 我 们生活中的 地 位。关于 酱,东方和 西方永远谈不拢。西方的 酱,果酱也 好,蛋黄酱也 好,辣椒酱也 好,都缺少深度发酵的环节。而中国的 酱,如 果不生出复杂同时复合的 菌群,是 得不到一种叫“鲜”的 味道的 ——那是 各种氨基酸给味蕾带来的 幻觉。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8、 我
发现,凡是 写一手好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 潜伏着 一个假想敌,或隐或现的 。比如 ,曹雪芹的 敌人是 男人,金庸的 敌人是 女人;鲁迅的 敌人是 他人,托尔斯泰的 敌人是 他 本人,张爱玲的 敌人不分男女,只要是 她的 亲朋好友就行——陈晓卿的 敌人,不是 人,是 城市,人造的 城市。敌意之深浅,与 城市体量及其距离乡村之远近,成正比。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69、 主食,在
中国人的 食物清单上的 位置,就像它的 字面一样重要。农耕民族,有 限的 土地 ,不断增长的 人口,让中国人对主食有 与 生俱来的 亲切感。这也 让中餐与 西餐,无论在 世界观还是 方法论上都难以达成共识。西餐里,无论头盘、汤还是 甜品,都是 围绕主菜展开;而传统中餐无论什么菜,最 后都要以碳水化合物压轴。家庭烹饪则更加势利,“下不下饭”甚至成了 很多菜的 评判标准。北方是 这样,南方也 差不多。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70、 三表他们单位是
令人景仰的,那是 个名叫三联的 生活杂志,实际上是 人文类的 周刊,发行量仅次于 《故事会》。我 对他 们一直非常崇拜,但 了解不多,只知道那里文化人扎堆,光是 叫“伟”的 就有 朱、苗、蔡、李等 好几位,或许正因为伟哥比较多,他 们的 记者 编辑一个个看上去跟三表一样,都挺积极向 上的,特招人喜欢。 —— 陈晓卿《至味在 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