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下面是吃瓜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那么在小雪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与风俗吗?来和小编了解看看吧!
小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小雪是【吃瓜网】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 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是 反映降水与 气温的 节气,寒潮和 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意味着 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小雪节气,东亚地 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 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 区常有 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 冷空气南下,我 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
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也 就是小雪的十五天每五天划为一候,一候比一候冷。一候虹藏不见,降水的 形式逐渐从雨变为雪,天上不再下雨,彩虹也 就藏起来不见了 。二候天腾地 降,天为阳地 为阴,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再相交,天地 间自然 一片死寂。 三候闭塞成冬,万物失去生机,天地 闭塞而转入严寒的 冬天。古代的 冬季比如今要难熬得多,天地 间不见鸟兽,人们在 播种完最后一茬冬小麦之后,也就纷纷躲在 屋里开始过 冬了。 所 谓“闭塞成冬”,也 就是 这个意思。中国地域广阔,自古至今,形成了小雪时节的一些各具特色的民俗习惯。
在
御寒方面,维修空调,保养暖气。现代中国城市大都是集中供热,交了 暖气费,检修好暖气,过冬就没有 什么问题了 。 北方农村维修好地炕、火墙、土暖气,准备好秸秆烧柴,确保室内暖和 。在 南方也 使用冷暖空调,电热毯。室外出行还有 穿戴的 自发热护膝、自发热坎肩,捂手的 电热宝等 等 。古时候没有这些,为了冬日的取暖,就要额外准备一些东西了。
第一种设备叫做香囊。这个香囊可不是端午节那种用布做的
香囊,而是 一种金属制的 三层圆球,大富人家用金银,差一点的 也 有 用铜的 。外层镂空分上下两层,以子母扣链接。第二层是 两个同心圆环,以活轴链接外壁和 最里层的焚香盂。使用的 时候一般藏在 袖子里,焚香盂里面点上熏香,既可以焚香,也 可以暖手。一般是 古代富贵人家使用的 玩意。第二种设备叫铜手炉,这个相对就比较普通一些了,贵妇人家和
平民百姓都有使用,据说产生自隋唐时期,取暖的 功能比香囊好得多。铜手炉由炉身、炉罩、提梁组成。 炉身盛放炭火发热,炉罩上有孔散热,提梁便于 携带,还配有拨火勺翻动炭火。普通人家用外形比较简单,而富贵人家用的 往往在外壁上还要雕刻云纹等 装饰,更为美观。第三种设备的名称比较奇怪,叫做“汤婆子”,也有
“汤媪”、“脚婆”、“锡奴”等 不同名称,看名字就知道这是 普通人家用的 东西。外形为扁扁的圆壶,有铜、锡、陶瓷等 材质,常缝制大小相仿的 布袋来防止烫伤。上方开有带螺帽的 口,用来注入热水,收到取暖效果。 可以说,这就是古代的 热水袋。小雪时节的饮食方面吃的也很多
1、吃白萝卜
中国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谚语,萝卜在
古时称为菜菔,也称为“土人参”。我 国中医认为,在 冬季吃白萝卜,能健脾养胃、益气补精,而且能够预防疾病,非常有 益于 健康。在 冬天人们很注重养生饮食,但是缺乏运动,所 以体内会积聚过多的 热,而白萝卜正好可助于消化,有去咳止痰的作用。2、吃莴笋
莴笋,又叫莴苣,钾的
含量比较高,非常有 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的 平衡,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高血压、水肿、心脏病人有 着 一定的 食疗作用。而且 莴笋具有 镇静的 作用,经常食用有 助于 消除紧张,能够帮助睡眠。吃莴笋的 时候,不要把莴笋叶丢掉,这样能更好地 享受莴笋的美味,同时能收获更丰富的 营养素。3、吃荸荠
荸荠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
着 “地 下雪梨”的 美誉,北方人视它为“江南的 人参”。荸荠中的 蛋白质和 碳水化合物的 含量非常丰富,但是 它的 热量却不是 很高,所 以很适合初冬食用。我国中医认为,荸荠属于 寒性的 食物,能清泻内火,对发烧初期的 患者 有 着 很好的退烧作用,但 是高烧期间不宜食用。4、吃大白菜
白菜含有
着 非常丰富的粗纤维,除了能够润肠、还能促进排毒、cj肠胃的蠕动,促进排泄和消化。另外对预防肠癌也有 着 很好的 作用。如果有肺热咳嗽、便秘或者 肾病的患者 ,冬季应该多吃白菜。但 是 如果有 胃寒腹痛、大便溏泻者 还是 少食为好。5、羊肉
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
6、牛肉
牛肉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 修复组织等 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用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7、吃糍粑
在
南方某些地方,还有 小雪时节吃糍粑的 习俗。古时,糍粑是 南方地 区传统的 节日祭品,最早是 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 俗语称“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 就是祭祀事件。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 是做出来的 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有 纯糯米做的 ,也有小米做的,也 有 糯米与小米拌和 做的 ,还有 玉米与 糯米拌和 打成的 。此外,还用黏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 一种木雕模里做的 。这种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 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8、吃刨汤、杀猪菜
小雪前后,土家族开始了一年一度的
“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 冬天增添了 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 土家族的 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东北的 杀猪菜和刨汤相仿,刚刚杀的 猪割下血脖,煮熟切片蘸蒜酱吃;炖上一锅酸菜,加上猪肉、血肠,叫做白肉血肠,也 是 非常鲜美。小雪节气的习俗还有一些著名的活动:
1、腌菜、腌腊肉
南方地
区有 谚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 ,过 去没有 反季节蔬菜,人们用这种方法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 冬食用。因此一到小雪节气,人们上菜场就比较关心有 没有 可以腌制的 菜。这时,萝卜、雪里红、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然 后曝晒七八个晴日。食用时用滚开水烫,烫上两三次就可以吃了 。现在 这样加工食材做美食,也 是 蛮有 风味特色的,深受食客欢迎。杭州等地 往往也 会趁着 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
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 年用的 鲜肉外,其余趁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 香料,腌入缸中。等 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 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 灶头顶上,或吊于 烧柴火的 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2、酿酒
《诗经·国风》中说:“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
时候,也 就是小雪前后。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先人们手头粮食相对富裕。同时,在 古代社会,饮酒除了 具有 现今这种娱乐的 作用之外,很多时候还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属于礼的 范畴。而时至岁末,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 高峰期,对酒的 需求也 就很大。这种初冬酿酒的
习俗,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比如浙江安吉等地 区,人们至今仍然习惯于 在入冬之后酿制林酒,当地 人称为“过 年酒”。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储存,称为“十月白”,也 有用白面做酒曲,用白米、泉水酿酒的,称为“三白酒”。入春之后可以在 酒里面加上一点桃花瓣,称为桃花酒。浙江长兴地 区民俗在 小雪当天酿酒,称之为“小雪酒”,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泉水特别的 清澈的 缘故。3、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
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一般在 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 。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 渗透,然 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然 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 鱼的 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 容器里面,在 阴凉处进行晾置。4到5天后,将容器内的 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如此再过四五天,便可将鱼挂在 阴凉通风处,想让鱼干到什么程度都行。一般两三个月后便可取下来,剁成段,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