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部电影撤了一半,这个春节档为何出现撤档潮?,下面是吃瓜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月17日,春节档最后一天,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3点51分,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总票房突破78.43亿,超2021年春节档78.42亿票房成绩,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同时,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总观影人次突破1.61亿,超2021年春节档1.60亿观影人次成绩,也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春节档总票房不负众望,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年春节档冷热不均,出现了罕见的“撤档潮”,有四部电影纷纷撤档,被网友戏称为“撤档元年”。
2024年的
大年初一,共上映了 七部电影,另有 一部《破战》于2月16日(大年初七)上映,八部春节档影片的 热度基本上被《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所 覆盖。2月14日晚上,《我
们一起摇太阳》的主出品方联瑞影业宣布该片2月15日放映最后一天,随后将撤出春节档。这部影片改编自纪实报道文章《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讲述两位重症青年勇敢的“生死约定”,拨开命运阴霾、终见生命阳光的故事。该片是 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终章,之前的 两部作品为《滚蛋吧肿瘤君》和 《送你 一朵小红花》。韩延导演擅长以冷冽的 哲学思考为基底,面对生命的 终极命题。《我们一起摇太阳》让人看到的是 黑暗中的 一抹亮色,是 痛楚中的爱与 珍惜,影片令无数观众感动,口碑颇佳,豆瓣评分为7.9分,但 由于 题材的 沉重,影片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不足。最终,片方宣布该片改档到3月30日再上映,猫眼数据专业版显示,该片在 春节档的 票房累计为9625万。2月16日,又
有 两部电影宣布撤档。先是动画电影《黄貔:天降财神猫》在 20点左右宣布“后会有 期,江湖再见”。之后,23点,《红毯先生》成为第三部撤出春节档的影片。出品方欢喜首映发布声明,宣布《红毯先生》退出春节档,将重新选择档期与 观众见面。《红毯先生》电影讲述巨星刘伟驰为夺影帝头衔,与 宁浩饰演的 导演联手打造一部农村题材电影,却意外引发了 一连串令人捧腹的荒诞事件。该片是 宁浩、刘德华继电影《疯狂的 石头》结缘后,时隔17年首次以导演、演员的 身份携手合作。2月10日上映首日,《红毯先生》排片还能占到8.5%,而后排片占比一路下滑,到2月16日,排片占比仅有1.5%。出品方的声明表示,“《红毯先生》是
一部极简主义的 荒诞喜剧作品,一部因为与观众的 交流而变得完整的 作品。感谢已经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 期待我 们能在 更恰当的 时间,遇到愿意和 我们共同完成这部作品的 你 。沟通,从来不晚,我 们改天聊”。该片豆瓣评分为6.8分,有观众认为宁浩的 作者 性和 高级感是 影片的优点,但 也 因此造成了“非大众化”,调性与 春节档不符。数据显示,《红毯先生》在 春节档的票房累计为8358万,未能破亿。2月17日,电影《八戒之天蓬下界》发布声明退出今年春节档,延后上映,该片累计票房仅为329万。
八部春节档影片中有
四部先后宣布撤档,择期再上,这种现象也是 前所 未见的。清华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档期既有 市场逻辑,更是观众心理学的 范畴,还是 要认真对待观众,研究观众,观众认可才能胜出。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认为,春节档的 供给,需要更强的 竞争力和 更精准的 定位。而从《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的优异表现来看,不仅品质上乘,也抓住了
春节档核心观影的 主要诉求。“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4年春节档调查结果”显示, 今年春节档,一方面是《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等 影片以合家欢喜剧元素为底色,高度契合档期观影氛围,另一方面实现对社会和个人命运及成长的 关照和 思考,植根现实温暖观众。同时,透过 这些优质内容凸显出专业、纯粹与 真诚的 创作风貌,得到了 观众的 高度认可。而对于
撤档后的 影片是否能够在 更合适的 档期“成功反击”?业内人士表示,撤档本身就是 无奈之举,除非能够以时间换空间,为这部影片争取一个更好的 上映契机。春节假期是 每年观影人数最多的时候,电影撤档改其他 日期上映,可能竞争的激烈程度小了,排片会增加,但 是观影人数却没有 春节档的 聚集效应。而留存在
大众脑海中的 春节档撤档事件,是 2023年的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该片可谓是 体育题材的 用心之作,在 2023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上映,收获4000万票房后,紧急撤出春节档,于大年初五起调整为小规模放映,至2月17日再上映。重映后《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表现依然欠佳,2月17日,影片再次上映当天,只获得了 830万的 单日票房,该片的 最终累计票房为1亿。不过,也
有 业内人士认为,春节档几部电影的后撤,为后续发行提供了 缓冲和铺垫,希望能够给影片带来一线生机。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