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又名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变,日本称珍珠湾攻击(真珠湾攻撃)、夏威夷作战(ハワイ作戦)。
该事件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于美国时间1941年12月7日对美国海军夏威夷领地珍珠港海军基地的一次偷袭作战,也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事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偷击珍珠港的
计划源自日本与美国的外交冲突。日本自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后,长期无法脱身,经济也 每况愈下;为了继续对中国的 战争,日本逐渐走向夺取他国资源。1940年,日本趁欧洲法国被德军打败时占领法属印度zn北部,引起日美关系紧张。
1941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撤离法属印度zn,并连同荷兰与
英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石油。由于 石油是日军继续战争之必备要素。美国此举令日本最终决定对英美开战,占领菲律宾、英属马来亚、英属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等资源丰饶的东南亚殖民地
;同时也因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势必干涉。因此必须致命地
打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令日本在南进取得成果、巩固势力后,能在 有利的 条件下和 美国和 谈。为此,山本拟定偷击珍珠港的 计划。日本海军派出6艘航空母舰、共300多架战机的兵力,分为两波攻击。
由于
美军受到奇袭,日军取得重大成果: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造成2402人殉职和1282人受伤。然而,日军之胜利并不完全:岛上的发电站、维修设备、燃料和
指挥总部大楼均未被破坏,未来海战的 真正主力——航空母舰均不在 港内。即使如此,和美国的
损失比起来,日本损失甚微:仅损失29架飞机和 5艘袖珍潜艇(甲标的 ),共65名士兵阵亡或失踪,并有一位日本潜艇乘员被俘虏。这场军事攻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发展有 着重大影响。由于 日本这次先战后宣的行动,美国公众舆论愤怒不已,全国自孤立主义转为支持参战;而欧洲的
德国和 意大利以及其他 欧洲轴心国如匈牙利也 对美国宣战,美国因此也 加入欧洲战场。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给予各个反轴心国阵营大量的 资源,导致轴心国最终灭亡。当时日本明知道打不过美国,为何还主动招惹,发起珍珠港袭击?
原因之一:物资匮乏,日本必须尽快占领东南亚
日本是
一个岛国,先天缺少资源和优势。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已陷入中国战场的 泥沼当中,4年来耗费大量资源但 无所 进展,各殖民地的 收成与 经济都不好,日本开始寻求其他地方的资源以进行长期战争。1940年7月,日本声称为了
截断重庆国民政府自中南半岛获取国外军援(援蒋路线),趁法国向德国投降时占领法属印度zn,以夺取更多战略物资,但 此举使得控制缅甸和 马来半岛的 英国感到日本扩张的 威胁。1940年7月24日,美国罗斯福总统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岛与中国的
军队,接着 在 26日下令禁止对日本出口多项战略资源(其中对日本来说以石油与 钢最为重要),并冻结日本在 美国的资产,不久英国和 荷兰殖民政府也 跟进。此政策被日本称为ABCD包围网(乃取美、英、中、荷四国之英文缩写而成),出口禁运使向来依赖美国石油的
日本受到重大打击(有 部分原因是 因为对国内新的石油消费限制规定,以及各资源国内供应不足之故)。到了
二战后期,日本资源根本无法支撑战争的 消耗,要想解决难题就必须扩张,而东南亚地 区就是 最好的选择,甚至还包括石油储存丰富的 印度,可是要想攻打东南亚,日本的 第一个对手就是 菲律宾。而菲律宾背后就是美国支撑,因此为了
获取资源来支持战争,日本只得硬着 头皮对美国开战,才有了偷袭珍珠港这事件。原因之二: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物资制裁,日本只能先下手为强
1941年美国发布了《租借法案》,这个法案的
其中一点就是 禁止向法西斯国家运输物资,日本的 多项资源被切断。此时的日本已经没有
退路,中国的 战争已经给他们带来非常巨大的消耗,加上其它战场上的战火也 使得日本的 压力越来越大,既然 美国对日本进行制裁,可以预估发动战争也 是 指日可待,所 以日本决定先下手偷袭珍珠港。早在1909年,日本军方就曾拟定过
与 美国的 战争计划“国家防卫策略”,该策略中认为美国会与 日本于马里亚纳群岛和 马绍尔群岛之间海域战斗。30多年来,日本海军也
一直以此假想为训练,军舰也 一直以近海战斗为设计主轴。1941年,大本营提出与 以前差别不大的 计划:决定在 开战之初进攻英美荷在东南亚的 殖民地 ,首要目标是 荷属东印度的油田。其他则有
马来半岛、菲律宾、缅甸等 地;认为一旦与美国开战,在 攻进美属菲律宾时,美国必定会以庞大的舰队前来救援,日本就能以其庞大的 舰队进行决战(类似日俄战争中的 对马海峡海战)。海军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却不赞同这个计划,这个计划中日本对美国舰队决战的主力是
战列舰,山本认为其在海战的 主力地 位已成过去,早在 1927年他 担任赤城号舰长时就有对空中武力为新一代战争型态的 想法;1940年,在欧洲地
中海战场塔兰托战役中英国皇家海军以24架飞机搭载鱼雷去攻击意大利海军基地 塔兰托的意大利战列舰,虽然 英军损失2架飞机但 是却瘫痪3艘意大利战列舰,这种战斗方式更在 山本心中留下深刻的 印象。此外,留学过美国的
山本知道其工业潜力是 日本远远比不上的 ,若以此计划势必会陷入一场消耗战中,导致物资与 工业能力皆落后于 美国的 日本战败。山本五十六认为,必须在美国军事能力动员起来前就先将其力量摧毁,也
就是 摧毁美国在 太平洋的 前线基地 ——珍珠港。美国1940年的士兵人数仅有
25万人,而已全面动员的 日本有 400万名士兵,能在其未组织人力前迅速攻占菲律宾,甚至进攻美国本土。在消灭美国于太平洋的舰队后,日本可以畅所 无阻的 南下进攻。珍珠港事件4天后,12月11日,日本的
盟国表态,意大利王国首相墨索里尼在 威尼斯广场发表宣战演说:“我 们有 特权和 他 们(日本)并肩作战”。在
元首总部,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高兴地说:“我们不能输掉这场战争,现在 我 们有 一个3000年未曾被别国征服过 的 盟友”。其后他 在 国会发表宣战演说:“德国在 亚洲的 盟友正给予行为不当的美国重重的一击”。当日德国与
意大利一起对了 美国宣战,同日德义日三国代表讨论了瓜分世界的 计划。在 接下来三天,德、义的 盟友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12月12日)、匈牙利王国(12月13日)以及克罗地 亚独立国(12月14日)也对美国宣战。从三国同盟条约协议来看阿道夫
·希特勒和 墨索里尼没有 这个义务,但 还是 这样做,尽管希特勒抱怨了这次行动没有 事先通知德国,并形容日本民族因不是 盎格鲁-撒克逊人而累事。同时因为早于
3月时希特勒向访问德国的 日本外交官松冈洋右要求日本尽快入侵英美殖民地,以减轻美国对欧洲盟军的支援,希望日本的攻击可令美国转移视线至亚洲,减轻德国和 意大利在 欧洲和 北非战场上的 压力。这更加激怒了美国人民,使美国可以更加明显地支援英国。这也使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反应拖延一段时间。
美国的参战使盟国获得巨大的
工业生产力,英国即时解除被德国海军元帅邓尼兹潜艇舰队在大西洋断绝物资的 危机;苏联则争取到在 德国巴巴罗萨行动后,将工业转至乌拉山恢复生产的 时间;两国也
获得能够对德国反攻的大量物资,而希特勒误判局势,美国以“先欧后亚”的策略率先重点击败纳粹德国,再对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甚远。日本刚开始偷袭珍珠港虽然成功,但却没有
对美国造成实际的 打击,先偷袭再宣战的行为更让美国公众舆论愤怒不已,全国从孤立主义转为支持参战。罗斯福总统也
在 国会的 支持下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欧、亚二大战场合流;由于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给予各个反轴心国阵营大量的 资源,导致轴心国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