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吃瓜网】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后连贬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
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 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 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善书,书法潇洒自如 ,工整有 序。作品有 《栾城集》等 。人物生平
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游京
苏辙生于
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时其父苏洵三十一岁,游学四方。其兄苏轼四岁。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苏辙。
至和二年(1055年),娶同里史瞿之女,苏辙时年十七岁,史氏十五岁。
嘉祐元年(1056年)春,苏辙父子三人同游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途经成都时,拜访出知益州的
大臣张方平。张方平以国士礼对待苏辙父子。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
高等 ,苏辙名登五甲。苏辙中第后,上《上枢密韩太尉书》于 枢密使韩琦。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辙父子回到蜀地 。嘉祐三年(1058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辙随父在
开封游历。十二月,全家抵达江陵,苏辙将舟中创作的 诗赋一百篇整理为《南行集》。嘉祐五年(1060年),苏辙随父从江陵回到开封,父子三人将途中所
作的 诗赋共七十三篇整理为《南行后集》,苏辙作有 《南行后集引》。三月,天章阁待制杨畋奉命调铨(根据考绩迁调)官员,苏辙被授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杨畋又 举苏辙应“才识兼茂明于 体用科”。同年,苏辙与 兄长苏轼在东京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科举风波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辙参与
殿试。当时仁宗已五十二岁,苏辙想他 或许对政事感到疲倦,所 以尽力讲政事得失,而对宫禁朝廷之事,议论尤为激切。策问试卷送上后,苏辙自认为一定被黜落。覆考官司马光将其置于 第三等 ,初考官胡宿不同意。司马光与 范镇商议后将其置于 第四等 ,三司使蔡襄也 力保苏辙。只有 胡宿认为苏辙对仁宗不恭,坚持要求黜落他 。仁宗说:“以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 ,天下人会怎么说我 呢?”宰臣不得已,把他 列入下等 。不久后,苏辙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当时苏洵奉命修《礼书》,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判官。苏辙要求在 京城侍养父亲,获朝廷准许。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苏辙出任大名府推官,不久受命差管句大名府路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苏洵在
京师逝世,苏辙兄弟自汴河入淮,顺长江回蜀葬父。次年十月,葬父于 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结束后,苏辙兄弟一路东游前往京师,于次年抵达。
建议新法
熙宁二年(1069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即被神宗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王安石为相,与
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命苏辙入三司条例司。吕惠卿依附王安石,苏辙和 他 讨论时多有 抵触。王安石拿《青苗书》让苏辙仔细议论,说:“有不便之处,就告诉我 不必疑虑。”苏辙说:“把钱借给百姓,使出利息二分,本意是 在 救济百姓,不是 求利。但 出入之间,吏员趁机营私作奸,即使有 法也 不能禁止,钱到百姓手里,即使良民也 不免乱花;到交还时,即使富民也 不免超过期限。这样,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县官的事不胜其烦了 。唐代刘晏掌管国家财政,从没有 借钱给百姓。有 责怪他 的 人,刘晏说:‘让百姓侥幸得钱,不是 国家之福;叫吏员靠法催督还债,对百姓不利。我 虽然 从不发放借贷,但 四方的丰收和 灾荒谷价的 贵贱,从来能及时知道。有 谷贱处就收购,有 谷贵处就发售,所 以四方没有 太贵、太贱的 弊病,岂用发贷款?’刘晏所 说的 ,就是 常平仓法。现在此法仍在 而患在 不整顿,你 真能有意于 百姓生计,就整顿实行,那刘晏的 功绩可以立刻见效。”王安石说:“你 的 话有 理,我 当慢慢思考。”从此后一月之间都不谈青苗法。被贬出京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请发给度僧牒几千份作为本钱,在
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 王安石意见相合,青苗法便开始实行。王安石派人去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说。苏辙去见陈升之说:“从前嘉祐末年,派官去抚恤各路百姓,但 他 们各人都务求滋生事端,回来所 奏的 大多不可实行,被天下人耻笑。现在 和 此事有 何不同?”他 又 写信给王安石,竭力陈说此事之不可行。王安石发怒,将加罪,陈升之劝阻,于 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被贬出外,任河南府留守推官。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张方平知陈州,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
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守司徒兼侍中文彦博出判河阳军,征辟苏辙为学官。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掌书记。
熙宁十年(1077年),苏辙改任著作佐郎,又
随南京留守张方平任职,为签书应天府判官。当时苏轼也 外知徐州,兄弟二人在 澶濮之间相遇,一同前往徐州,留居一百多天,创作了《逍遥堂会宿》等 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乌台诗案), 被责授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
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
苏轼相聚,一道游览了 黄州及其对江的 武昌西山。于 次年(1083年)应张梦得邀请创作《黄州快哉亭记》。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苏辙被量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返朝任职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宋哲宗赵煦即位。五月,苏辙卧病,至秋痊愈。八月,因旧党当政,苏辙以秘书省校书郎被召回。
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至京师,任右司谏。当时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为相,想废除新法,而支持新法的
宰相蔡确、韩缜及枢密使章惇都被苏辙弹劾去职。大臣吕惠卿以攀附王安石而受重用,后又 竭力排挤、陷害王安石,受世人憎恨。到新党被清算时,他自知难逃责罚,请求外授宫观官以逃避贬官流放之罪。苏辙连上三疏把他 的 奸恶加以揭露,最 终使吕惠卿以散官安置建州。司马光因王安石免疫法之害,想恢复差役法,却不知差役法之害相当于免疫法。苏辙说:“自从废除差役法几乎
二十年,官吏百姓都未习惯。何况役法关系众多事务,盘根错节十分复杂,实行得慢些,方能审慎详尽。如 果不深究事情的 始终,轻易地 立即推行,恐怕实行之后,又 产生各种弊端。现在 州县的免役钱,照例有 累积剩余,大约够用几年,暂且 依旧雇役,到今年为止。催促监督有 关官员审议差役法,趁今冬成为法令,来年再行差役法。要使既实行之后,不再有 人议论,那就进退都有 利了。”司马光又 因王安石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取天下士人,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 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 多少日子了 ,而议论不及时决定。诗赋虽然 是 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 功夫 不浅。至于 治经书,诵读和 讲解,尤其不是 轻易的 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 考试,一切还照旧,惟有 经书的 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 自己的 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 考试,使应举的 人知道有 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以待选拔考试,然 后慢慢地 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 条例,也 不算晚。”但 司马光都不听。同年八月,被任命为起居郎,苏辙上疏请辞,旋即权任中书舍人,不久后正式担任中书舍人。起初,神宗因西夏内乱而派兵进攻,于 是 在 熙河增设兰州,在 延安增设安疆、米脂等 五寨。元祐二年(1087年),西夏派使者
贺哲宗登位,使者 返回,尚未出境,西夏又 派使者 入境。朝廷知道他 们有 请求兰州、五寨土地的意思,大臣讨论守或弃尚未决定。苏辙建议答应西夏所 请,朝廷便允许还西夏五寨。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权任吏部尚书。八月,任贺辽国生辰国信使,与刑部侍郎赵君锡出使辽国。
拜相参政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十二月,任龙图阁学士。
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当时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也
随兄连上四札,也 乞外任,但 未获准许。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朝廷命苏辙代理太尉、充任册皇后告期使。六月,任太中大夫
、守门下侍郎。十一月,朝廷因郊祀天地 而特加苏辙为护军,进爵开国伯,实封食邑二百户。连遭贬谪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1094年),门下侍郎李清臣主持科考,出题批驳元祐政事。他上书反对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被贬知汝州。过
了 几个月,元丰时诸臣都在 朝廷任职,再贬苏辙为左朝议大夫 、知袁州。未到任,又 于 七月降为左朝议大夫 、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处分。苏辙治州有 优异政绩,等 到他 被罢免离开,州里父老送别他 的 人都呜咽流涕,延绵数十里不断。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苏辙又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处分。此时,苏轼也
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五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于 藤州,苏辙送苏轼赴海南。六月十一日诀别于 海滨。元符元年(1098年),移至循州安置。元符二年(1099年),作《龙川略志序》、《龙川别志序》、《春秋传后序》。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辙移永州、岳州安置,不久受任为濠州团练副使,岳州居住。十一月,复职太中大夫
,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因有田产在 颍川,他便前往居住。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在
常州(今江苏常州)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 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 作《追和 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宰相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
已去世的 元祐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 在 世之人,并不与 在 京差遣。同年,朝廷削苏辙五官,降授朝议大夫。崇宁二年(1103年),苏辙为避祸,独自迁居汝南。十月,朝廷罢苏辙提举太平宫之职。苏辙住在
许州,又 被授以太中大夫 致仕。潜居颍滨
崇宁三年(1104年)正月,苏辙在
颍川定居,因感于 元祐时人所 剩无几,于 是 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将所 感皆寄托于 诗中。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撰成《颍滨遗老传》及《栾城后集序》。次年,著《论语拾遗》。
大观二年(1108年),苏辙复任朝议大夫,迁任中大夫。
政和元年(1111年),撰成《栾城第三集序》。
政和
二年(1112年)春,游颍昌西湖,泛赮水,并有 诗作。九月,以太中大夫 职致仕。十月三日(10月25日),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十二月,朝廷追复苏辙为端明殿学士,特赠宣奉大夫 。原拟葬苏辙于 眉州祖茔,但 后来仍葬苏辙于 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年间,因其子苏迟显贵,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夫
人史氏赠楚国太夫 人。淳熙元年(1174年),经礼部尚书赵雄奏请,宋孝宗特敕追谥为“文定”。
主要成就
政治
苏辙在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 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然 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 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宋哲宗初年”元祐更化“,苏辙在
京师,多所 论议。当时司马光变熙宁之法,废除雇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辙极言不可。他 的 这类政治主张,与 其兄苏轼基本相同。《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 其兄。”水利
在
回河之争中,苏辙与 右相范纯仁等 主张维持北流,反对文彦博等回河东流之议复起。苏辙虽多次上疏反对,但 以高太后为主的 中枢始终倾向 东流,虽时停时作,至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还故道”。这次黄河回复东流,不过
仅仅五年时间,至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于 内黄决口,东流断绝,主流又 趋向 北流,仍至乾宁军一带入海。积极主张回河的 吴安持、郑佑、李仲、李伟等被朝廷加罪,结束了 第三次回河的 争论。文学
政论与史论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他
在 《历代论引》中说:“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 ;亡兄子瞻,予师友也 。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他 虽自称“其学出于 孟子”,而实则“遍观乎 百家”。在 《历代论》中多论古今得失成败,又 撰有《古史》,用意亦在 于 此。苏辙对于 前辈学人,亦尊韩、欧,政治思想,亦近于 欧。但 韩、欧辟佛道,而苏辙不然 。苏辙的 文章,与 父兄并称当代大家。与 父兄相比,虽有 所 不及,但 亦自有 特点。他 擅长政论和 史论,在 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三篇,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 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苏辙史论的 代表作品是 《历代论》,有 些篇章是写得很有 特点的 。论汉光武、唐太宗,分析相当全面,和苏轼相比,特点确在 于 “稳”。《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 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 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 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 “不知因其所 不足以求胜”,也 有 以古鉴今的 寓意。书信杂文
苏辙致力最
勤的 文章,在 于 政论和 史论,史论之文,尤所 尽心;但 他 写得更为自由随便的 文章,还是书信杂文。例如 十九岁时写的 《上枢密韩太尉书》,说自己初到京师,“非有 求于 斗升之禄”,“偶然 得之,非其所 乐”;而所 愿者 ,只是 “一睹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初生之犊,年少气豪,既不同于 韩愈《上宰相书》那样卑躬屈节,也 不像李白《上韩荆州书》那样纵横使气。当文人仕途广于 唐代的 宋代,这样的 文章是有 时代特点的 。与 此书相类者 ,还有 《上昭文富丞相书》、《上曾参政书》,都是 年少气豪之作。到了 晚年,所 为书札,出语虽有 所 收敛,但依旧洒脱自然 ,例如 《答黄庭坚书》,其文墨颇似苏轼。二苏早年之文,气象虽不尽同,但 晚年之作,以信札观之,都有 平淡自然 之语。二苏相比,苏辙之文,未可以一“衰”字尽之。苏辙的 记叙杂文为人所 称者 ,有《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其中《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以“造语奇特”见称。王士禛《香祖笔记》云:“颍滨《栖贤寺记》造语奇特,虽唐作者如 刘梦得(刘禹锡)、柳子厚(柳宗元)妙于 语言,亦不能过 之。”并引其中“入栖贤谷”一段文字而后云:“予游庐山,至此,然 后知其形容之妙,如 丹青画图,后人不能及也 。”苏辙之文,本来不是 以“奇”见称的 。《黄楼赋》“稍自振厉”,即被疑为苏轼所 作,则此文之“造语奇特”,也 就自然 为人所 称了。苏辙还有 一篇《东轩记》,造语虽不甚奇,却是 写得更加“如 其为人”的 文章。这篇“记”也 是 写得颇有 特色。作“东轩”以为“宴休之所 ”,却不得一日“安于 其中”,而日日忙于 “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此情此景,是和 历来文人雅士作轩亭以自适者大异其趣的 。文章最 后还说:希望有 那么一天,“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然 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宦情淡薄,文章亦自澹泊。这样的 笔墨,也 是 “如 其为人”的 。诗赋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
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 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 苏轼唱和 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早年的 作品《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写得洒脱自然 ,颇见个性特点。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 解较多,写出了 如 《秋稼》等 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 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 超过 早期,如 《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 如 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又 如 晚年所 作《游西湖》云:“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 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 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时值新党蔡京等 人执政,元祐党人累遭迫害,苏辙筑室于许州,闭门不出,与 早年之“闭门”遥相对应。从他 一生的 经历看来,始终皆以直言而不见容。故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这样的 作品,亦颇见性情。苏辙于 诗也 自有 主张。他 的 《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 讥评。如 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 为诗而陋于 闻道”,这看法在 宋代有 一定代表性。《宋史》称其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 他 的 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认为他 的 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苏辙的 赋也 写得相当出色。例如 《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 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 诗意。儒学
苏辙与
父苏洵、兄苏轼创立了 苏氏蜀学,他 与 苏轼同为苏氏蜀学的 集大成者 。苏氏的 蜀学与 荆公新学、二程洛学相对立。“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 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 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 思想体系。是 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 产物,是 当时具有 重要影响的 学术派别。苏辙晚年曾著《苏黄门老子解》,朱熹称其书“合吾儒于 老子,以为未足,又 并释氏而弥缝之,可谓舛矣!”反映了 蜀学派的 思想特色。此派在 文学上的建树最 为卓著,但 认为学术中最重要者 并非文章辞赋,注重所 谓“性命自得之际”。以文为“寓理之具”,认为“学文之端,急于 明理,如 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 也 。”书法
苏辙不仅在
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 其书法也 颇有 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 ,工整有 序。传世墨迹有 《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 。苏辙的故事
取名依据
关于
苏辙名字中“辙”的 意思,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 车没有 不顺着 辙走的 ,虽然论功劳,车辙是 没份的 ,但 如 果车翻马毙,也 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 “辙”不易致福,却也 难以招灾。这与 苏辙相对内敛的 性格也 颇为相符。启发民智
因“元祐党争”牵连,绍圣四年(1097年),苏辙被责授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苏辙初来雷州,水土不服。据载,雷州知县张逢、海康县令陈谔对苏辙非常友善,以诚相待,礼遇有
加。时劳问有 。”苏辙虽谪居雷州仅一年,但 他 面对雷州当时“其民甘于 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木棉),故艺麻而不绩,生蚕而不织,罗纨布帛,仰于四方之负贩。工习于 鄙朴,故用器不作。医夺于 巫鬼,故方术(指医术)不治”,致力于 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启发民智,破除迷信,致力于 农、工、商之利,教民治穷致富。他 在 该诗引中又说:“我 迁海康(今雷州)实编于 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愿以所 知,施及斯人”;他 教导人民“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这首诗表现出苏辙体察民情,关心民瘼的 民本思想,同时,该诗也 是 研究雷州当时风土习俗的 重要史料。此间,章惇得知张逢礼遇苏辙,派董必明查暗访,称其以强占民宅,但 因有 租券,不便加罪,便于 元符元年(1098年)诏苏辙迁循州。后来,雷州人民在 苏辙居住地 建遗直轩以纪念。大猫据炉
苏辙曾做黄白术,先在
一个封闭的 房间中放置一个大炉,将要生火时,看见一只大猫站在 炉上之后没入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 。苏辙因此认为自己不是 能将这种技艺传下去的 人,便不再讲说此术。十年流落
苏辙听闻铁龟山人擅长术数,曾邀其至所
坐舟中,向 他 询问自己的 吉凶。铁龟山人说:“自此以后十年,应当飞腾升进,前十年的 流落已经过 去,但 还有 十年的流落。”道启心海
苏辙受其兄苏轼影响,崇信道教。除这一原因外,苏辙信道还与
他自己所 遇到的 两件事有 关,一是 因为道教治好了 他 多年的 疾病,不能不使他 对道教大感兴趣。他 接着谈自己读道经《抱朴子》的 感想,认为自己要想找到金丹服之成仙恐怕不太可能,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服食茯苓。苏辙在
《丐者 赵生传》中记载了 他 所 遇到的第二件有 关道教的 怪事:赵生是 一个乞丐,敝衣蓬发,醉即骂人。后来赵生主动去见苏辙,一席话之后,使苏辙感到这个乞丐“非特挟术,亦知道者 也 。”苏辙又 把赵生介绍给苏轼,赵在 苏轼那里停留了 半年之久,后随苏轼北归,至兴国为杨绘所 留,不久被骡所 伤而死,绘备棺葬之。到了元裙元年,蜀僧法震来访,告诉苏辙说,他 路过 云安时,有 乞丐自称姓赵,与 苏辙相识,请代为问好。法震描述这个乞丐模样后,苏辙确认是赵生。当时,兴国地 方官朱彦博的 儿子在 座,“归告其父,发其葬,空无所 有 ,惟一杖及两胫在 ”。据此,苏辙判定赵生是 一位道行很深、但 还稍有 欠缺的 神仙。应该说,这两件事对苏辙的 影响是 大的 。第一件事使他 相信道教的 养生术,第二件事使他 相信道教的 神仙之说。苏辙对道教的信仰基本上贯彻终生。他常常把人的 健康归功于 道教的 养生术,他 在《李钧寿花台》的 序中说:“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 ,少从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这是把别人的 健康归功于 道教。他 在 69岁时写的 《丁亥生日》中说,自己少年病肺,中年病脾,但 是 到了 晚年,“二疾忽已平”,为什么呢?诗人认为这是 因为自己拜老子为师、摆脱了 百欲、明白了 “道”的 缘故。这就把自己的 健康也 归功于 道家道教。除了 对道教的 信仰外,苏辙对道家理论也 有 深入研究,他 42岁时曾作《老子解》,把各家思想融会于 道家,其兄读了 这本书以后,给予极高的 评价。苏辙在 《梁武帝》中先说佛法与 《老子》相出入,把佛归于道,然 后说:“老佛之道,非一人之私说也 ,自有 天地 ,而有 是 道矣。”这等 于 把“道”放在 一个至高无上的 地 位。朱熹对苏氏兄弟的 这一看法十分生气,他 认为苏氏兄弟“合吾儒于 《老子》,以为不足,又 并释氏而弥缝之”,这是 “舛矣”,是“无忌惮者 与 ”。苏氏兄弟与 朱之间的 根本分歧在 于 :苏氏兄弟要以道家为本位去融合儒佛,而朱要以儒家为本位去融合道佛。苏辙一生也 写过 不少有 关道家道教的 诗文,有 《楼观》《和 子瞻读道藏》《送道士杨见素南游》《和 子瞻濠州七绝》《御风辞》《上清辞》等 。人物评价
张方平: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苏轼: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 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 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刘攽: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
事而慎于 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 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 吹万。陈襄: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
张耒:某平生见人多矣,惟见苏循州不曾忙,范丞相( 范纯仁)不曾疑。苏公虽事变纷纭至前,而举止安徐,若素有
处置。范公见事,洞达情实,各有 部分,未尝疑惑。此皆过 人者 。王辟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孙觌:白公( 白居易)诗所
谓辞达,大抵能道意之所 欲言者 。苏黄门诗已不逮诸公,北归后效白公体,益不逮,惟四字诗最 善。张文潜(张耒)晚年诗不逮前作,意谓亦效白公诗者 。公述潘邠老言,文潜晚喜白公诗。信矣,如 所 料也 。王称:辙之名迹与
轼相上下,而心闲神王,学道有 得,是 以年益加而道益邃,道益邃,则于 世事愈泊如也 ,不有 所 守而然 哉。朱熹:苏子由爱《选》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此正是子由慢底句法。
文天祥:国初,诸老尝以厚士习为先务,宁收落韵之李迪,不取凿说之贾边;宁收直言之苏辙,不取险怪之刘几。
脱脱: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
其兄。王安石初议青苗,辙数语柅之,安石自是 不复及此,后非王广廉傅会,则此议息矣。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 。若是 者,轼宜若不及,然 至论轼英迈之气,闳肆之文,辙为轼弟,可谓难矣。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 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 与 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 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 兄,意者 造物之所 赋与 ,亦有乘除于 其间哉!王世贞:吾尝谓子瞻非浅于
经术者 ,其少之所 以不典,则明允之余习。晚之所 以不纯,则葱岭之绪言。然 而得是二益,亦不小也 。子由稍近理,故文彩不能如 父兄,晚益近理故益不如 ,然 而不失为佳子弟也 。茅坤:苏文定公之文,其镵削之思或不如
父,雄杰之气或不如 兄;然 而冲和 澹泊,遒逸疏宕,大者 万言,小者 千余言,……西汉以来别调也。杨庆远: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厚有
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 风雨共名山。张鹏翮: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朱轼:辙自熙宁以前,滞于
小官。及元祐之朝,耆旧居职,未及有 所 施用。至绍圣,而世变不胜言矣,其斥调停、论绍述之非,有 味乎 其言之也 。平居澹然 无营,至引当否、商是非,直言抗论,无所 回挠,斯可尚也 已。瓜尔佳.文祥:取材当如宋富弼、苏辙,庶有裨时政。
钱基博:①自宋初柳开、穆修以迄石介、尹洙、苏舜钦、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曾巩、苏洵及其子轼、辙兄弟、秦观、张耒、黄庭坚、陈师道,气必疏快而力祛茂兴,与
发宋文之机利,而以殊于 唐格者 也 。...其中欧、苏、曾、王,与唐之韩、柳,并称唐宋八大家,为后世言古文者 之所 宗。然 惟欧阳修,碑传议论,兼能并擅。苏氏轼、辙,策论得欧阳之明快,而碑传殊无体要。②今观其文疏于 叙事,而善议论,辨明古今治乱得失,出以坦迤,抑扬爽朗,语无含茹,而亦不为钩棘;策论特其所 长,碑传则其所 短,与 轼蹊径略同,而波澜不如 ;气不如 轼之舒,笔不如 轼之透。……策论至苏氏父子,原原本本,述往事,思来者 ,有 以见天下之赜,古今之变,而观其会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直与 周秦诸子同为一家之言,固不仅文章之工。而观辙之所 为,其学兼综兵农儒法,其文出入庄、孟、苏、张,虽不如 洵之峭劲廉悍,而颇追轼之条达疏畅,意到笔随,无愧难弟也 。……然 轼辙之文,有 余于 汪洋,不足于 淡泊;工于 用尽,而不善于 用有 余;可振厉以警发愦愦之意,而未能唱叹以发人悠悠之思。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个人作品
苏辙著有
《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等 ,并行于 世。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录有 其诗。体裁
作品名称
文
《新论》《上皇帝书》《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
诗
《墨竹赋》《南斋竹》《秋稼》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
《宋元学案.卷九十九.苏氏蜀学略》
《史传三编.卷三十三.名臣传二十五》
陵寝墓地
三苏坟
“三苏坟”坐落在
河南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此地 宋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就改称苏坟村。“三苏坟”处在 许(昌)洛(阳)古道上的 小峨眉山麓,背靠嵩山奇峰,面对汝水旷川。墓东、西两边的 两座小山由北向 南逶迤而下,宛若两道剑眉。后世纪念
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是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 故居,位于 四川省眉山市城西南隅纱縠行南街。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 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
1980年7月7日,三苏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2006年,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是
北宋文学家苏辙所 写的 一篇论,着 重探讨了 六国当时应采取的 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 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六国论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 ,窃 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十倍之众 ,发愤西向 ,以攻山西 千里之秦,而不免于 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 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 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 ,而见利之浅,且 不知天下之势 也 。夫
秦之所 以与 诸侯争天下者 ,不在 齐、楚、燕、赵 也 ,而在 韩、魏之郊 ;诸侯之所 与 秦争天下者 ,不在 齐、楚、燕、赵也 ,而在 韩、魏之野。秦之有 韩、魏,譬如 人之有 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 秦之冲 ,而弊山东之诸侯 ,故夫 天下之所 重者 ,莫如 韩、魏也 。昔者 范睢 用于 秦而收韩,商鞅 用于 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 则秦之所 忌者 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
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 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 前,而韩、魏乘 之于 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 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 秦故也 。夫 韩、魏诸侯之障 ,而使秦人得出入于 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 区区 之韩、魏,以当 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 而入于 秦哉?韩、魏折而入于 秦,然 后秦人得通其兵于 东诸侯 ,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
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 厚韩亲魏以摈 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 于 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 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 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 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 无穷,彼秦者 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 尺寸之利,背盟败约 ,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 秦人得伺其隙 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翻译:
我读过
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 诸侯,凭着 比秦国大五倍的 土地 ,多十倍的 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 秦国,却免不了 灭亡。我 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 思考,认为一定有 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 计策;因此我 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 一些谋臣,在 考虑忧患时是 这般的 粗略,图谋利益时又 是 那么的 肤浅,而且 不了 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
诸侯争夺天下的 目标,不是 放在 齐、楚、燕、赵等 地 区,而是 放在 韩、魏的 边境上;诸侯要和 秦国争夺天下的 目标,也 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 地 区,而是放在 韩、魏的 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 存在,就好比人有 心腹的 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 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 崤山东边的 所 有 国家,所 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 地 区,再也 没有 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 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 魏国。秦昭王在 还没获得韩、魏的 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 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 可忧的 。既然 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 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
事情;越过 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 国都,燕、赵在 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 ,这是 危险的 途径啊。可是 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 韩、魏的 顾虑,就是 因为韩、魏归附了 秦国的 缘故啊。韩、魏是 诸侯各国的 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 他 们的 国境内进出自如 ,这难道是 了 解天下的 情势吗?任由小小的 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 秦国,他 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 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 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 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 的 祸害。韩、魏是
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 ,可是 全天下的 诸侯,却必须靠着 他 们去隔开西边的 秦国,所 以不如 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 后齐、楚、燕、赵四国,也 就因此可以在 他 们的 领域内安定自己的 国家了 。凭着 四个没有战事的 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 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 防备东边各国的 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 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 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 应付了 ,那秦国还能有 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 的 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 人,秦国的 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 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 他 们的 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