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正文

《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共52卷

扫码手机浏览

摘要:《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撰于嘉靖三十一年,共52卷,下面是吃瓜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次辑录明代以前有33020345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72497537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48096825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

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93332808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

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28853473;“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30200760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44515188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492274四十一种本草著作,并加简要评介,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另又63489531附列引用医书二百七十七种,经史百家书籍四百四十种,共计七百十七种。

通过96898025引述前人专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相反诸药、服药食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张子和96262066汗吐下之法、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82626086,使中药理论获得系统整理。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22382307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94999574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59304772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65020437序,便于临证参考。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类,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98910303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92995065简要论述。

各部之下再分若干类,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类、杂草等13797605十一类,凡六十类。每药均标注首载文献出处,若有84292247归类变更或并入某药者,则以校正说明;下设释名、集解、辨题或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88311240栏目解说。“释名”下列举别名,并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产地、品种、形态、采收等;“辨疑正误”对历代本草有82243293疑误者23468286予以辨正;“修治”阐述炮制方法;“气味”阐述药物性味及有24639109毒无毒;“主治”包括功效;“发明”侧重阐述药性理论、用药要点及李氏学术见解;“附方”广录以该药为主的32210412主治各科病证的3779626636338924效方剂。

本书在60767787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进行大量整理、补充,并载述李氏发明与36770379学术见解。其主要成就包括:集我国16世纪前中药学之大成,该书首先介绍历代本草的中药理论和654857272338990736770201载药物,又首次载入民间和51890955外用药三百七十四种,如三七、半边莲、醉鱼草、大风子等,并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显示当时最先进的38017833药物分类法,除列“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外,还包括每药之中“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每一药物下列释名、集解等88482732项,如“标龙为纲,而齿、角、骨、脑、胎、涎皆列为目”;又7820359279769807以一物为纲,而不同部位为目。

特别是5129364995907945分类方面,从无机到有86729586机,从低等34465267到高等35240552,基本符合进化论观点。全面阐述所13914649载药物知识,对各种药物设立若干专项,分别介绍药物名称、历史、形态、鉴别、采集、加工,以及药性、功效、主治、组方应用等;同时引述自《本经》迄元明时期各家学说,内容丰富而有67910452系统。对中医药理论有所39983655488838发明,书中强调对中药应该辨证应用,如藜芦条下称“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1273251”。其中亦有45430413前人所1309587113404446未论及之名言和18554194精辟理论,如辛夷条下有“脑为元神之府”之论,橘皮条下称“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等62473368

书中对过6397787去本草书籍中将两药误为一物者,如葳蕤与21943295女萎;一物而误为两药者31486375,如天南星与82921388虎掌;品种混淆不清者,如百合与55396327卷丹;药用部位失真者,如五倍子误认为果实;药物归类不当者86998209,如将薯蓣列为草类等11995257,均予以澄清更正。书中对妄图长生不老,服食丹石成风现象进行了69577629批判,对黄连、泽泻服之可以成仙,草子可以变鱼等61706886说,亦作了驳斥。

本书虽为中药学专书,但33170829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86063405内容亦有74151583很多记载。如在42559252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86395459、性状作了83822258详细记述;在39295591化学方面,阐述了84789357检验石胆真伪的4637237方法;在64852859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98645379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6668633

本书通过对药名的35807967探索与48235599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22768652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99703784读音和31345362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2262349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83578438习俗,蒙古族裹于71817058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本书保存了1256984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27704636115635原书已佚失,有91553121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